自考365-自考学历培训

笔记串讲

08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笔记串讲18

2008-10-21 15:21    

  《记波外翁》

  作者:台静农,20年代曾与鲁迅等组织未名社,著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80年代出版有《台静农短篇小说选》和《龙坡杂文》等。

  1.简答《记波外翁》的主题意蕴《记波外翁》是台静农在1978年台湾写的一篇回忆、悼念亡友之作。文章通过对三十年前与波外翁的一段交往和波外翁生平的记述,反映了在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里,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受现实人生的折磨,希望破灭,在孤寂愤世中弃世自尽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切感喟。

  2.简析波外翁的性格形象和作者的感情。

  波外翁的性格是谦恭谨慎于外,放达不羁于内,孤傲嫉俗,重情义气节而轻生死的旧时代文人的形象。

  作者对亡友有着深深的理解,在叙述他的生平事迹时,字里行间,洋溢着深厚的同情和友谊。

  3.简析作者是怎样刻画波外翁性格的。

  (1)在结构行文上,行文似流水,娓娓道来,随意挥洒,文辞朴拙而传神。(2)在表现手法上善于以细节描写刻画性格。(3)引用波外翁的诗词自述,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特点,使人物性格气质跃然纸上。

  《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作者:黄永玉,著有诗集《曾经有过那种时候》、《我的心,只有我的心》,散文集《太阳下的风景》等。

  1.简答《太阳下的风景》的抒情内涵。

  作者通过对沈从文形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沈从文表叔的血缘亲情,更主要的是对沈从文作为自己人生与事业的引路人的敬爱之情。

  2.《太阳下的风景》是怎样将“沈从文和我”的人生经历作对照叙述文章以表亲两代人一先一后所走过的相似的人生历程的对照为线索,在不拘一格中显现独特的结构用心。记忆中故乡边城的美景被首尾照应,笼罩了对两代人一生沧桑历程的叙述,回顾一生,就像远远地在望太阳下的一道美丽而苍凉的风景,意境深邃优美;

  3.《太阳下的风景》开头描绘的故乡小城的优美意象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城意象倾注着作者对故乡的爱,对故乡土地和人民的爱,对故乡美丽风光的爱,对故乡纯朴民风和宁静生活的爱。作品开头描绘优美的小城意象,结尾又回顾小城,在结构上首尾照应,边城美景笼罩了对两代人一生沧桑历程的叙述。

  4.简析《太阳下的风景》的艺术特点(1)写人状物的鲜明生动。(2)抒情议论的直率,臧否是非,毫不掩饰主观倾向。(3)语言的生动幽默洒脱简洁。

  《巩乃斯的马》

  作者:周涛,原名周小涛,著有诗集〈神山〉、〈野马群〉及散文〈巩乃斯的马〉、〈哈拉沙尔随笔〉等。

  1.简答〈巩乃斯的马〉的主题揭示了马作为人类朋友的特殊品格:奔放雄健而不凶暴,优美柔顺而不懦弱,它是进取精神和崇高感情的象征,是力与美的美妙结合。通过对马的观照,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美好精神的赞美。

  2.简析〈巩乃斯的马〉是怎样揭示巩乃斯的马的性格的。

  (1)比较(2)以浓笔重彩,描绘了三幅巩乃斯马的壮阔图景。(3)展开联想,揭示马与人类的艺术和历史生活的密切联系;(4)描写与议论、抒情并用。

  3.简析〈巩乃斯的马〉艺术特色(1)情感浓烈饱满。(2)意境阔大雄壮。(3)描写。(4)结构严谨。

  《法门寺》

  作者:季羡林,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等。本文为文化随笔1.简析《法门寺》的主题《法门寺》一文表现了他对民族传统文化及现实文化的丰富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文化传统钦敬赞美,又有清醒冷静的理性思考,意识到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担负的承传民族文化的血脉,光大和再生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

  2.简答《法门寺》对于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现状的态度。

  《童年二题》(父亲,树林和鸟 早熟的枣子)

  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又名牛汀。著有诗集《温泉》、《沉默的悬崖》等,代表诗作有《华南虎》和《悼念一棵枫树》等。

  1.简答《童年二题》两篇文章的主题《父亲,树林和鸟》的主题是:热爱和向往那充满生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对人世间那些揣透真诚与善良的弱点,而又无情地遏制自由、残害生命的人及其势力给予愤怒的谴责。

  《早熟的枣子》的主题是:枣子因虫蛀而不正常地早熟,早熟枣子的红色是苦难催生的颜色;早熟的枣子是作者这一代人“命运的图腾”,他们遭受现实打击,把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的短暂时间内耗完,以取得一个灿烂的结束。《早熟的枣子》是作者自己和具有同样经历的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写照,也是他们在痛苦中更执著于理想追求的一份宣言。

  2.分析《父亲,树林和鸟》的艺术特点(1)这是一首含蓄的散文诗,具有浓郁的诗意。(2)注意形象刻画与意境创造,使作品主题与作者感悟具有物象的可感性。(3)在艺术构思上,取对童年生活直接回忆的视角,将自己一生经历的反思熔铸在童年时代感受的鲜明独特形象中。

  3.简析《早熟的枣子》的艺术特点(1)抒情散文也具有浓郁的诗意,是对作者所写同题诗歌的生动诠释。(2)注重意象、境界的营造,使长期凝聚的感悟上个月物象的可感性。(3)两文构思有共同特点,都是将童年时代的感受以鲜明独特的形象熔铸在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所思中,4.分析“早熟的枣子”的意象是作者一代知识分子苦难命运和追求的浓缩。

  “早熟的枣子”这一中心意象,典型而形象地浓缩了作者苦涩又独特的人生体验,从而成为他们这一代人“命运的图腾”:正当青春焕发之时,一腔真诚的理想经受了猝不及防的现实的无情打击,而为了能获得一个灿烂的结束,“我也把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在短暂的时间内英勇而悲壮地耗完”了。这一首诗歌和这一篇散文,可以说是作者自己和具有同样经历的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照,也是他们在痛苦悲伤中更执着于理想追求的一份宣言。

  《夜航船》

  作者:余秋雨,戏剧理论家,散文家,著有文艺论著《艺术创造工程》和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1.简答《夜航船》的主题。

  《夜航船》以南方水乡这一传统的交通工具为话题,从明代文人张岱的同名著作引起联想,描述了作者对夜航船的童年记忆和想象,展示了“夜航船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的因循守旧、脱离民众和实际的传统予以批判。体现了作者对文化、学术的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本文意蕴深邃,语言简朴流畅,娓娓首来;结合对比、象征等手法,又将描写、抒情和议论穿插运用,是一篇相当好的抒情散文。

  2.简析《夜航船》一文对“夜航船文化”的剖析《夜航船》一文,对中国古代“夜航船文化”进行剖析,揭示出它的以下特点:(1)封闭性,(2)无创造性和主动性,因循守旧,(3)脱离实际和脱离民众。(4)缓慢性,这种“夜航船文化”,使得中国文化发展缓慢,正像这缓慢航行的夜航船。

分享到:
小自考
你可能喜欢
相关问答
更多课程推荐
全国自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