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365-自考学历培训

笔记串讲

自考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笔记第六章

2006-05-23 13:58    自考365社区 筱筱

自考整专业

  第六章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识记:

  1.产业的概念;

  答:所谓产业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标准,为满足社会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物质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各种集合体。

  2.三次产业分类法;

  答: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根据产业演进序列对产业进行的发类,它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了普及和推广,目前是研究产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一般来说,三次产业的划分依据是:第一产业是指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

  3.生产要素的集约程度分类法;

  答:生产要素的集约程度分类法是指根据生活要素的组合比例和密集程度进行分类。可将产业分为: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依赖度较大,技术装备程度比较低,单位劳动力占用资金少,从而资金有机构成较低的产业。如:餐饮业、手工业、服装业、零售业等。

  2.资金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资金的依赖度较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单位产品所需投资较多,劳动力使用较少从而资金有机构成较高的产业。如:冶金工业、石油化工学工业、重型机械制造工业等。

  3.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效过程中,对技术的依赖度较大,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手工操作较少,技术性劳动投入较大的产业。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计算机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4.产业结构的概念;

  答: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及其内部的构成犯罪,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的总和。

  5.产业结构的特性;

  答:产业结构的特性是:

  1.客观性;

  2.整体性;

  3.多层次性;

  4.动态性。

  6.产业结构演进的含义;

  答:所谓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结构同较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成长的过程。产业层次的高低主要根据生产对资源和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来说明。

  7.衡量产业结构状况的指标;

  答:衡量产业结构状况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入手,常用两类指标表示。一类是各个产业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等)的数额及其在社会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对比指标,从各个产业间资源配置的比较上说明产业结构;另一类是用各个产业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实物量等)的数额及其在社会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对比指标。

  8.产业政策的含义;

  答:产业政策是国家指导、协调、规划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提高效益,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9.产业政策的特点;

  答:产业业政策的特点是:

  1.长期性;

  2.侧重于供给调节;

  3.更具本国特色。

  10.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产业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主要包括:

  1.产业结构政策;

  2.产业组织政策;

  3.产业技术政策;

  4.产业区位政策。

  11.产业政策的主要手段;

  答:产来政策的主要手段有:

  1.经济手段;

  2.法律手段;

  3.行政手段。

  12.主导产业的含义和特征;

  答: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起着导向和带动作用,能较多吸收先进技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1.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2.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

  3.对其他产业及至整个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广泛的影响。

  14.幼稚产业的概念;

  答:幼稚产业是指那些现阶段规模较小、技术落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产业,它们又往往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5.产业组织的概念;

  答: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结构或形式。

  16.产业组织政策的含义。

  答: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为了优化产业组织而制定的干预和调整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政策措施总和。

  领会:

  1.标准产业分类法;

  答:所谓标准产业,是指由权威机关按某种统一标准对全部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产业部门分类。它具有权威性、完整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是“官方统计”的依据。

  2.其他产业分类法;

  答:按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衔接关系分类,可以把产业分为初级产品生产部门、中间产品生产部门和最终产品生产部门。

  3.产业结构分析;

  答:产业结构分析是为探寻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具体途径,介于“个量分析”(即微观层次分析)与“总量分析”(即宏观层次分析)之间的中观层次分析。

  4.产业结构演进的三个阶段;

  答:产业结构的演进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低层结构阶段;

  2.中层结构阶段;

  3.高层结构阶段。

  5.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答:产业结构演进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实现的,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演进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持续、稳定的高增长率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演进。

  6.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四阶段规律;

  答: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四阶段规律:

  1.第一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在这一时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处于萌芽阶段,基础非常薄弱;第三产业非常落后。目前,非洲及南亚等地区的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就处于这个阶段。

  2.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在这一时期,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但是仍然比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但尚未达到成熟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比重上升较快。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就处于这个阶段。

  3.第三阶段,工业化后期。在这一时期,第二产业已处于主导地位,比重大大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也获得了发展,比重明显上升。东欧的一些国家就处于这个阶段。

  4.第四阶段,后工业化时期。在这一时期,第一产业的比重已经很小,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较快,第三产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这一阶段。

  7.三次产业内部的演进规律;

  答:三次产业内部的演进规律:

  1.第一产业内部的演进规律。目前,我国三次产业分类中的第一产业应该属于“广义农业”,它包括农业(狭义农业,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从产值比重看,第一产业内部的演进规律一般表现为: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是下降的,但其生产力水平是提高的;畜牧业比重是逐步上升的;林业日益成为农业的重要部门;渔业发展有着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产业发展的模式看,第一产业内部的演进规律是:从技术水平低下的粗放型农业转向技术需求较高的集约型农业,再转向生物、环境、生化、生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从种植型农业转向畜牧型农业等。

  2.第二产业内部的演进规律:目前,我国第三次产业分类中的第二产业可以概括为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工业结构的演进大体上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轻型结构阶段,即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2.重化工业阶段,即工业化中期。

  3.高加工度化阶段,即工业化后期。

  4.高技术化阶段,即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3.第三产业内部的演进规律: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涉及的范围广,为社会提供金融、商业、运输、仓储、信息等多种服务。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结构将沿着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的方向演进。

  8.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

  答: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9.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

  答: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是:

  1.收入弹性基准;

  2.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3.产业关联度基准;

  4.过密环境基准和工作内容基准;

  5.动态比较优势基准。

  10.不同幼稚产业的扶持政策;

  答:针对幼稚产业的不同情况,政策扶持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对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选择那些制约力度最大的产业,从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于已有一定规模,只是技术落后而无法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政府扶持的重点应放在暂时限制进口、加快技术更新上;对于那些规模偏小,但代表一国经济发展战略趋势的产业,扶持的重点主要应放在扩大产业规模和促进技术进步上。

  11.马歇尔冲突;

  答:产业组织发展中遇到的现实矛盾是: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矛盾,也称马歇尔冲突。

  12.有效竞争的标准。

  答:有效竞争的标准是:

  1.消除不正当竞争行为;

  2.抑制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垄断。

  应用:

  1.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

  2.资源供给状况;

  3.科学技术的进步;

  4.参与国际分工的状况。

  2.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

  答:在经济发展史上,三次产业是依次形成、相继发展起来的,三次产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取决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满足自身扩大再生产需求后所剩余的物质产品数量,否则,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一般说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第二产业就越发达。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通过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服务,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例下,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使得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只有得到第三产业提供的金融、商业、运输、仓储、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才能得以顺利的发展。

  3.设计幼稚产业扶持政策的原则;

  答:设计幼稚产业扶持政策要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重点扶持的产品和产业;

  2.政策扶持与产业组织合理化并行;

  3.以技术进步为突破口;

  4.对幼稚产业的扶持要注意培育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4.调整衰退产业的必要性;

  答: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国际比较优势的转移,总有一些产业会逐步衰退、萎缩甚至消失。因此,在制定普结构政策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衰退产业的调整。

  5.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状况;

  答: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从长期趋势来看,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趋于上升的态势,这是符合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仍然面临调整和升级的问题。

  1.我国的农产品供给虽然能够基本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但是,农业和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2.我国工业虽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判定了较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但是,我国工业化任务还未最终完成,产业整体素质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同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盲目发展造成的一些行业的投资过热、市场饱和问题与一些能源、原材料、运力的短缺问题同时并存。

  3.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我国的第三产业长期被忽视,使第三产业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很难与经济的增长和人民改善生活的需求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其比重逐步有所提高,然而,我国的第三产业仍没有彻底改变落后状态,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

  6.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答:21世纪初,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任,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向是: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的总体素质和效益;

  2.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3.发展高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4.发展服务业。

  7.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

  答: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包含着促进有效竞争、抑制垄断的政策以及促进规模经济的政策两大类。

  第四章区域经济管理

  识记:

  1.区域的概念和类型;

  答: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是地球表面的一定的地域空间,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区域。一般讲,有三种常见的区域类型:

  1.根据自然特征划分的自然区域,如地貌区、气候区、水文区、土壤区等;

  2.根据行政管理的地区范围划分的行政区域;

  3.根据经济联系划分的经济区域。

  2.经济区和经济区划的概念;

  答:所谓经济区,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以劳动地区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国民经济地域单元。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某些特定问题,政府往往按照一定的指标或原则,对全国或特定区域进行分区划片,将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从空间上划出其边界,阐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对策,这就是经济区划。

  3.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

  答:区域经济管理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从全国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采取相应的政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指导、调节和控制,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4.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

  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进行全局性、综合性的谋划和部署。

  5.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

  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是:

  1.区域性;

  2.从属性;

  3.综合性。

  6.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概念;

  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包括资源开发、区域内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进行详细的安排,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具体和可操作性的依据。

  7.大区域规划;

  答:大区域规划是按照全国划分的综合经济区范围,由中央主持编制的规划,它对推动省区间的经济协作与联合,促进经济区的全面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

  8.行政区规划;

  答:行政区规划是以行政区为单位的区域规划,它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直接配套,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化。

  9.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

  答:区域经济政策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区际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这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手段。

  10.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答: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能地区的经济主体,为了谋求一定的经济社会利益,依据一定的协议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活动。

  11.区域经济合作的要素;

  答:区域经济合作的要素有:

  1.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

  2.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

  3.区域经济合作的目的。

  12.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

  答: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根据合作的主体、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和合作的范围来识别:

  1.从合作的主体划分,可以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2.从合作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商品贸易、物资交换、资本合作、技术合作、人才合作、信息合作以及混合合作等;

  3.从合作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多区域企业合作经营、多区域企业股份化合作、异地办独资企业等;

  4.从合作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大区域间的合作、省(市、区)间的合作、省(市、区)内经济合作、城市间经济合作等。

  领会:

  1.区域的特征;

  答:区域的特征是:

  1.空间性与可度量性;

  2.层次性与开放性;

  3.同质性与不重叠性。

  2.经济区的类型;

  答:经济区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任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对经济区作多种形式的划分。根据经济区功能的种类和性质,将其划分为单一经济区和多功能经济区。其中单一经济区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特殊经济区;多功能经济区也可以分为流域区和综合经济区。

  3.中央政府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

  答:中央政府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包括:

  1.促进全国范围内产业而已的合理化,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形成地区之间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实现区域经济的互补互利。

  2.正确处理区际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建立公平、合理的区域经济秩序。

  4.地方政府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

  答:地方政府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是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和调控,具体包括:

  1.在全国发展战略指导下,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对区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进行具体指导。

  2.落实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政策措施,对区域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帮助落后地区的开发,减少经济波动,使区域经济稳定发展。

  3.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引导地区企业的发展方向。

  4.按照“合理分工,分级管理”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方的自然资源。

  5.促进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维护市场秩序。

  5.区域经济管理的特点;

  答:区域经济管理的特点:

  1.管理目标的相对独立性;

  2.管理模式的灵活性;

  3.管理手段的综合性。

  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

  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战略指导思想和方针;

  2.战略目标;

  3.战略重点;

  4.战略步骤;

  5.战略对策。

  7.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及其综合评价;

  答: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有:

  1.区域自然条件;

  2.区域人口条件;

  3.区域经济社会条件。

  区域发展内部条件的综合评价包括:

  1.数量和质量评价;

  2.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分析;

  3.分格各类资源在全国或大区域中所处的地位,以获取区域内各类资源的总体情况。

  8.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答: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

  1.全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深刻影响着区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2.国际的发展环境也影响着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与全球发展紧密相连,全球市场、资本流动、国际贸易等状况,都会影响区域的发展。

  9.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

  答:区域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要素供给、经济活动的内容和经济结构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一般把区域发展划分为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高级化阶段。

  10.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

  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一个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建国到1979年这一阶段,主要推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2.改革开放初期推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的联系和区别;

  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两者都是对未来区域经济发燕尾服的设想,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而且区域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延续、深化和细化,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进行的进一步谋划。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涉及较长的时期,一般在15年以上,不确定因素较多,其设想比较粗略,表述一般是轮廓性或粗线条的,主要起到指明方向、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区域规划涉及的期限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短,一般为5年到10年,其目标和设想比较具体,提出的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可以对区域经济运行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调节。

  12.专项规划;

  答:专项区域规划是围绕特定范围或特定产业而制定的规划,一般包括改下内容:

  1.城市发展规划;

  2.工业区规划;

  3.农业区规划;

  4.资源开发区规划;

  5.风景旅游区规划。

  13.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的阶段;

  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2.预测和目标设计阶段;

  3.内容设计阶段;

  4.规划方案形成和选优阶段。

  14.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要素;

  答: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要素有:

  1.区域经济政策的主体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区域经济政策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2.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对象是区域,其中重点对象包括两类区域:重点发展区域和“问题”区域;

  3.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在于:

  1.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

  3.建立公平合理的区际关系。

  4.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有:

  1.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

  2.直接投资手段;

  3.利益分配手段。

  15.区域金融政策;

  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金融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主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总量平衡问题。

  16.区域投资政策;

  答:区域投资政策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行为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各项措施,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并吸引区外资金的流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7.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管理的重点、具体目标和具体要求。

  答:区域经济合作的管理,重点是要克服由于区域利益矛盾引起的区域经济冲突,达成区域间一种合理、和谐的分工协作关系。

  具体目标有:

  1.各区域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充分发挥经济优势,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2.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能够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3.通过长期的合作、发展,使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具体要求是:

  1.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主体自主自愿的行为,各级政府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管理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国家要根据国民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化的总体要求,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把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3.要鼓励企业进行以酱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兼并,引导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空间的优化组合,以形成能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区域分工格局和区际联系;

  4.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合理配置,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建立良好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使各级政府能够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从调整经济利益的角度入手,引导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应用:

  1.区域经济管理的作用;

  答:区域经济管理的作用是:

  1.稳定和协调作用;

  2.纽带和桥梁作用;

  3.创新和突破作用。

  2.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答: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本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地区差距的扩大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为了实现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十分必要。同时,沿海地区充分利用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国际环境,在全国包括西部地区的支持下,已经率先发展和富裕起来,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时机也已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此外,我国西部地区与10多个国家接壤,有50多个民族居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0%.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按客观规律办事;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集中力量率先解决关系西部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为西部开发打好基础;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开发;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运用新的思路,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开发的新机制和新方法。

  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策略和对策;

  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力争用5到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到21世纪中叶,要将西部地区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涨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本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同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国家选择了一些关系西部发展全局、带动作用较大的重要项目,采取国家投资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办法,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其中,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节水和开发水资源是重大项目。

  我国实施本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是:国境线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国务院提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先安排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4.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

  答: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

  1.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原则;

  2.统筹兼顾原则;

  3.可持续发展原则。

  5.区域财政政策;

  答:区域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分配关系的调整来协调区域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政策。其具体手段有:

  1.地区税收手段;

  2.财政支出手段;

  3.财政转移支付手段。

  6.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必要性;

  答:区域经济合作有其客观必要性:

  1.这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的需要;

  2.这是提高区域和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3.这是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需要。

  7.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管理的必要性。

  答:区域经济合作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

  1.区域经济合作管理是协调区际利益关系的需要;

  2.区域经济合作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五章对外贸易管理

  识记:

  1.对外开放的含义;

  答: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燕尾服的客观要求,利用国际分工的好处,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对外贸易的定义;

  答:所谓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交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

  3.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含义;

  答: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指一国对一个较长时期内有关对外贸易发展的全局性决策和部署,对指导对外贸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一国经济发展战略在对外贸易领域的体现,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4.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非歧视原则;

  2.贸易自由化原则;

  3.透明度原则;

  4.公平贸易原则;

  5.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

  6.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5.进口替代战略;

  答:所谓进口替代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替代国外制成品的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的一种贸易发展战略。

  6.出口导向战略;

  答:所谓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主导”战略,是指通过发展出口工业,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出口,以扩大出口来带动本国的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战略。

  7.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律手段;

  答: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律手段,是指在对外贸易中,通过规范的法律法规对进出口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手段。它有利于保证对外贸易活动的规范化,维护良好的外贸秩序,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8.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

  答: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转让技术使用权的贸易行为,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9.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

  答: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是:

  1.技术贸易的对象是无形的知识产品,包括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

  2.技术贸易一般只转让技术的使用权,不转让技术的所有权;

  3.技术贸易中标的物价格的确定,有别于一般商品贸易;

  4.技术贸易是一种长期交易,技术贸易双方一般会建立和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5.技术贸易受政府干预程度较大,尤其重大和尖端技术贸易一般都要受政府的严格审查。

  10.服务和服务贸易;

  答: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形式满足他人某种需要并取得报酬的活动。服务和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但服务这种使用价值的特点为是表现为物,而是表现为活动。因此,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区别是,商品贸易交换的是物化为产品的劳动,而服务贸易所交换的是服务者所提供的劳动本身。

  11.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答:国际服务贸易是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区现场或自然人现场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也可以说是国家间服务输入(进口)和服务输出(出口)的一种贸易形式。

  12.国际服务贸易的类型。

  答:《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2个大类,即:商业性服务、通信服务、建筑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旅游服务、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其他服务。

  领会:

  1.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

  答: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有: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首先是经济上的对外开放,即通过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是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

  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总方针,坚持平等互利的总原则;

  4.对外开放的内容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以质取胜的战略的背景;

  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质量在竞争中逐渐处于焦点地位,价格竞争退居次要地位,而质量成为出口商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决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虽然比较迅速,但主要是依靠数量的扩张,通过低质低价、削价竞争取得的,仅有少数商品的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们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站得住脚的“拳头”商品,大多数出口商品的质量一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为了实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加强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成为国商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3.科技兴贸战略的背景;

  答:科技兴贸战略的背景:

  1.基于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呈加速发展趋势;

  2.高技术产品出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技术型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上述背景下,1999年初,我国提出了“科技兴贸”战略,这也是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在对外贸易领域的具体体现。

  4.市场多元化战略的背景;

  答: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市场格局不合理的状况比较突出。进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开放深深地融入一球经济之中。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协定的签订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为世界贸易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贸易环境,世界市场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但是近年来,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区域集团化的消极影响,歧视性贸易壁垒、反倾销诉讼加剧了国际贸易冲突,妨碍了贸易自由、健康地进行,单一的市场格局不利于我国外经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改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通过开辟新市场,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5.大经贸战略的背景;

  答:大经贸战略是我国政府于1994年提出的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战略构想,它的主要背景是:

  1.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发展新动向的挑战;

  2.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

  6.改革开放以前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答: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外贸易实行统制专营的体制,外贸部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外贸权高度集中,几家专业外贸公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统一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完成进出口任务,统负盈亏。

  7.1978—1994年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

  答:1978—1994年,为了适应改革和开放的新形势,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体制逐步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下放外贸经营权,扩大地方政府和外贸企业和对外贸易自主权;

  2.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发展各类对外贸易企业,打破垄断经营格局;

  3.开展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

  4.逐步缩小久久计划控制范围内,取消外贸指令性计划,强化经济手段调节;

  5.实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6.取消出口贸易的财政补贴,建立外贸企业身负盈亏机制。

  8.1994年以来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

  答:1994年以来,我国对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深化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1.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自主权;

  2.履行开放市场的承诺,逐步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调整和规范商品进出口管理办法;

  3.依法行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清理和修订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4.深化外经贸企业制度改革,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0.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

  答: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有:

  1.许可贸易(又称许可证贸易);

  2.技术咨询;

  3.合作生产;

  4.有偿的技术服务与协助。

  11.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政策;

  答: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政策有:

  1.提倡多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和技术贸易市场的多元化;

  2.优化技术引进的结构,重视引进软件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控制成套设备进口;

  3.除少数新建项目外,技术引进的重点要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选服务,并避免重复引进;

  4.引进技术后要消化、吸收、推广、创新;

  5.扩大技术出口规模,提升技术出口的层次,在优势技术领域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产品。

  12.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答:国际服务贸易与一般商品贸易相比,具有其独特之处:

  1.服务贸易提供的服务大多是无形的,如:金融、保险、运输、广告、法律等服务;

  2.服务贸易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是生产、销售与消费同时进行,因此不能储存;

  3.国际间的服务贸易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密切相关,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

  4.服务贸易不是通过海关来监管的,而是通过国内相关立法和规定来进行监管;

  5.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在各国国际收支表中显示,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上没有显示。

  13.我国服务出口贸易的发展;

  答:我国服务出口贸易的发展表现在:

  1.服务出口发展速度较快,但规模相对较小;

  2.服务出口领域不断扩大,但结构相对落后;

  3.服务出口规模小于服务进口规模。

  1.我国服务进口贸易的发展。

  答:我国服务进口贸易的发展表现在:

  1.服务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2.服务进口贸易结构情况;

  3.服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

  应用:

  1.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

  答:对外贸易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国内外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2.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3.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

  4.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5.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答: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直接的、巨大的影响:

  一、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出口贸易是非常有利的:

  1.可以迅速扩大出口规模;

  2.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3.有助于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质量。

  二、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进口贸易来讲,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1.扩大进口规模;

  2.加速进口多元化;

  3.对进口商品结构也有影响。

  三、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然对我国的外贸体制产生直接的、重大的影响。我国必须以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为参照,进一步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3.以质取胜战略的内容;

  答:“以质取胜”战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3.重视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制,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促进出口商品升级换代,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

  4.创名牌出口商品。

  4.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内容;

  答:市场多元化战略内容主要有:

  1.继续巩固和开拓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和港澳市场;

  2.重点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3.拓展俄罗斯、东欧国家市场;

  4.积极开拓周边国家市场。

  5.科技兴贸战略的内容;

  答:科技兴贸战略的具体内容包括:

  1.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出口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企业。

  2.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选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6.大经贸战略的内容;

  答:大经贸战略的内容主要有:

  1.大开放;

  2.大融合;

  3.功能大转变。

  1.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手段;

  答: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手段,是指国家通过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变量,从而影响企业进出口贸易行为,使之符合宏观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具体有以下几种:

  1.价格手段;

  2.税收手段;

  3.信贷手段;

  4.汇率手段。

  2.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和作用;

  答:我国技术贸易开始于“一五”时期,当时由于受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的限制,主要是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技术引进开始转向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但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贸易有了很大发展,除了引进成套设备及配套技术以外,还广泛开展许可证贸易、与外商合作合资经营、接受技术服务、补偿贸易、来料来样加工等多种贸易方式,并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技术贸易关系。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突破技术贸易只进不出的局面,有些自行研制的技术出口到其他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技术水平、科技竞争力的较量成为经济竞争的重要决定因素。因而,国际技术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我国的技术贸易仍以技术引进为主,但技术贸易对促进国民经济发燕尾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技术贸易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技术贸易促进了我国科技整体实力的提高,并在一些引进高新技术较密集的领域,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3.技术贸易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4.技术贸易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了出口结构。

  3.对外贸易管理的行政手段;

  答: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行政手段,是指国家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凭借行政权力,通过命令、规定等形式,按照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对外贸活动进行直接调控的一种手段。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直接性的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种:

  1.进出口配额管理;

  2.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3.海关管理;

  4.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管理。

  10.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管理的主要原则;

  答: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管理的主要原则有:

  1.实行有管理的自由贸易原则;

  2.对进出口技术实行分类管理;

  3.法律责任。

  11.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

  答: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有:

  1.跨境交付;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

  12.我国扩大服务出口贸易的政策;

  答:我国扩大服务出口贸易的政策:

  1.大力发展服务业;

  2.优化服务业结构;

  3.多方式发展服务出口贸易;

  4.优化服务企业组织结构;

  5.提高服务出口质量;

  6.加强政府对服务出口的支持;

  7.重视服务业人才培养。

  13.我国应对服务进口自由化的政策。

  答:我国应对服务进口自由化的政策:

  1.分行业有选择地开放;

  2.分地区有选择地开放。

  第六章国际金融管理

  识记:

  1.国际收支的含义;

  答: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总和。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在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经济交易的全部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复式记账法系统记录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从事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

  3.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

  答:为了考察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通常把国际收支平衡项目划分为自主性交易项目和调节性交易项目。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不必依靠调节性交易而通过处主性交易就能实现基本平衡,则是真正的国际收支平衡;如果自主性交易收支出现差额,必须通过调节性交易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则为国际收支失衡。

  4.几种国际收支的差额;

  答:国际收支状况,一般要注意三个差额:

  1.贸易差额;

  2.经常项目差额;

  3.国际收支总差额。

  5.国际储备的概念;

  答: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国际支付而持有的为各国普通接受的资产。

  6.外汇的概念;

  答:外汇是“外国汇兑”或“国际汇兑”的简称,它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7.外汇的类型;

  答:根据可兑换的程度不同,外汇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由外汇,另一类是记帐外汇。

  8.汇率的类型;

  答:按不同的标准,汇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汇率制定的不同方法,汇率可分为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

  2.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汇率可分为买入汇率(买入价)、卖出汇率(卖出价)和中间汇率(中间价);

  3.按外汇买卖成交后交割期限的不同,汇率可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4.按汇率制度的不同,汇率可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9.汇率的概念;

  答:所谓外汇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也称外汇汇价。

  10.汇率制度的概念;

  答:汇率制度是对本币与外币的比价所做的安排与规定,安排的情况与规定的内容不同,就有不同的汇率制度。汇率制度大体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1.外汇管理的概念;

  答:外汇管理是拗口一国政府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稳定本币汇率,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对外汇收、支、存、兑所进行的一种管理。

  12.我国外汇管理的内容;

  答:我国外汇管理的内容是:

  1.对经常项目的直接数量管制;

  2.对经常项目的间接价格管制;

  3.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

  4.对汇率的管理;

  5.现钞与黄金出入境的管理。

  13.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答: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资本转移,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注入两个方面,通常由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出来。

  14.政府贷款的特点;

  答:政府贷款是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财政资金向另一国提供的优惠性贷款,其特点是:贷款期限长,贷款期限一般为10年-20年,有的长达30年以上,并有一定的宽限期;贷款利率低;贷款用途有限制,多以工程项目为基础,只能用来向贷款国购买用于贷款项目的货物与劳务;贷款程序比较复杂,贷款的数量有限。

  15.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类型及特点;

  答: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发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两种。其特点是:由多国政府参加,并向特定的对象国政府提供优惠性的多边信贷。

  16.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和方式;

  答: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资本投资于本国企业,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或享有部分所有权的一种资本流入方式。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方式有:

  1.股权式合资企业;

  2.契约式合营企业;

  3.外商独资企业。

  17.外债的定义;

  答:外债: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即居住在该国境内的法人和自然人,向境外法人和自然人借用且尚未偿还的、由债务人承担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领会: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由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平衡项目三部分组成:

  一、经常项目:

  1.商品;

  2.服务;

  3.收益;

  4.经常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1.资本项目;

  2.金融项目。

  三、平衡项目:

  1.国际储备;

  2.错误和遗漏净额。

  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答: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因素很多,从宏观上看,主要有:

  1.经济周期;

  2.经济结构;

  3.经济发展阶段;

  4.物价和币值的影响;

  5.汇率因素;

  6.利率因素。

  3.国际储备的构成;

  答:国际储备的构成:

  1.黄金储备;

  2.外汇储备;

  3.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4.特别提款权。

  4.外汇的特点;

  答:外汇的特点是:

  1.国际性;

  2.可兑换性;

  3.可偿性。

  5.汇率的标价方法;

  答:汇率有以下两种基本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即1单位(或100单位)外币=若干单位本币;

  2.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即1单位(或100单位)本币=若干单位外币。

  6.汇率制度的分类;

  答:汇率制度的分类:

  1.固定汇率制;

  2.浮动汇率制。

  7.1949—1978年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答:1949-1978年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是:

  1.绝在大部分外汇集中由国家统一分配和使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没有使用外汇的自主权;

  2.不存在自由的外汇买卖市场,各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外汇收付,虽然保留着向银行买卖外汇的形式,介实质上是一种计划分配;

  3.外汇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外汇管理对象主要是国家和集体的企事业单位;

  4.由于实行的基本是封闭的经济,人民币对外价值高估且长期不变,人民币汇价不具有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仅作为记帐核算的工具。

  8.1979—1993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答:1979-1993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原有的外汇统收统支制度,实行外汇留成制度;

  2.建立外汇调剂市场;

  3.突破了中国银行独家经营外汇的局面,形成了以国家外汇专业银行为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外汇经营体系;

  4.放松对个人外汇的管理。

  9.国际商业性贷款的具体形式;

  答:国际商业性贷款的具体形式有:

  1.出口信贷;

  2.商业银行贷款;

  3.发行债券;

  4.国际租赁;

  5.补偿贸易;

  6.政府贷款;

  7.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10.我国外债管理的政策;

  答:我国对外债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管理、从严控制”的政策。

  11.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借贷的比较;

  答: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借贷相比,各有特色和利弊得失:

  1.在国际直接投资方式中,投资者对所投资本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东道国政府不能直接加以干预和控制;而商业性贷款的资金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借方通常拥有支配使用权;

  2.国际直接投资不仅是资本的流动,还伴随着技术、专利、管理等其他要素的流动;商业性贷款主要是资金的借入;

  3.国际直接投资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各项国际贷款都需要近期还本付息。

  12.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

  答: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是:

  1.对外资采取“国民待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2.在保证经济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对外资开放更多的领域;

  3.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革,把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

  13.外债结构管理。

  答:外债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外债利率结构、外债币种结构、外债期限结构、外债地区结构等。保持合理的外债结构,可以降低外债成本,减少风险,从而保证外债的偿还。

  应用:

  1.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答: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平衡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国内经济的均衡决定着对外经济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对国内经济的均衡也会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会引起本国货币对外价格下降,如果逆差严重,则会使本币对外价格急剧跌落。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固然可以增加其外汇储备,加强对外支付能力,但也地产生如下不利影响。

  1.国际收支顺差一般会使本国货币对外价格上升,削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而不得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可能增加失业;

  2.如果一个国家有义务维持固定汇率,那么,国际收支顺差将使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3.加剧国际摩擦,因为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意味着有关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4.国际收支如果是由于过度出口造成的贸易顺差,则意味着国内可供资源的减少,因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2.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措施;

  答: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措施有:

  1.在贸易方面,通过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手段,鼓励出口,抑制进口,缩减贸易逆差;

  2.调整汇率;

  3.调整利率以影响资本流出入;

  4.国际信用手段;

  5.实行直接管制。

  3.国际储备的作用;

  答:国际储备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它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

  1.调节国际收支逆差;

  2.充作干预外汇市场的资产,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

  3.吸收外资或从国外借款的信用保证。

  4.纸币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因素;

  答:纸币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1.国际收支差额;

  2.利率水平;

  3.通货膨胀因素。

  5.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答: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的基本点是: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

  3.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4.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禁止指定金融机构以外的外汇买卖;

  5.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节。

  6.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

  答: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2.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发生变化;

  3.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转让日益紧密结合。

  7.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审批管理;

  2.监督;

  3.提供服务。

分享到:
你可能喜欢
相关问答
更多课程推荐
全国自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