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3 16:57 自考365
《望星空》
一、作者简介: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笔名郭苏、湘云等,生于河北丰宁。代表作有诗集《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等。由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忠诚,在诗作中表现了大无畏的坚定性与乐观主义精神,激情澎湃,具有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所以不断奏出了昂扬的旋律,鼓舞广大人民振奋起来,推动历史前进。郭小川认为,我们“处在一个意气风发、精神振奋的前所未有的时代。”因而这个时代的诗歌要“造成一种雄浑而壮丽的气势,一种高昂的调子”。
郭小川的可贵素质是具有永不衰竭的“战斗的热情”,并将这股热情融会于有血有肉的生活形象之中。
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在诗歌形式上借鉴了古代诗歌和民歌的优点,语言节奏鲜明、流畅。郭小川不拘一格,对诗歌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曾被誉为“革新能手”。“新辞赋体”可以说是诗人的一个独特创造。为了表达壮阔的思想感情,他从我国古代辞赋中借鉴联辞结采的特点,结合现代汉语规律,创造了这种新诗体。短句长排、诗行大体整齐、对应的格式,与铺饰、夸张、重叠、排比、对偶等表现手法大量使用,以及结构、词藻、音韵节奏等方面的考究,有效地增强了诗的情感浓度与语言力度,造成一种宏阔与澎湃的气势,使得这种诗体产生了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二、知识点。
1.识记作者代表作《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等。
2.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本诗的主题意蕴。
是为1959 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当时正是中国“大跃进”进行时期。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左”倾冒进的产物。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加之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期间,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再度全面地泛滥起来。
中国由此陷入了一场全民歇斯底里的狂潮,空前乐观、建设热情空前高涨,一场拔苗助长式的经济建设高速度和以“假、大、空”式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在全国严重地泛滥起来了。当时社会弥漫着“狂想、狂说、狂做”的狂热症状,有着不切实际的空想,有着迷乱的思想,有着弄虚作假、好大喜功的心态,有着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不顾后果的冲动和莽动。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 主要死因为饿死。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更严重的饥荒。
《望星空》全诗共有230多行,分为4章,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诗的前半部分感叹人生的虚无渺小。诗的后半部分全力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灯火,诗人的幻想一经回到人间,便由衷地体察出人生的壮丽,并对前半部分的诗思提出了诘难,对人生的感叹便转而成为对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一个铺垫。
全诗吟咏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峻性、斗争的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情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在这种忧郁与痛苦里,既折射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违反客观规律的“大跃进”造成的严峻后果的时代背景,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挫折的严肃思考和感应;同时,也寓意了在历史的挫折面前,革命者对自身生命意义和命运的重新思考。
《望星空》一诗,本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写于同年4 到10月,历时半年,三易其稿。从创作的更初萌动而言,它与当时流行的“颂歌式”政治抒情诗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与当时沸沸扬扬的“大跃进民歌”也有某种共同的情绪背景。诗歌的内容是:一个夜晚,诗人站在北京街头,向星空眺望,面对无边无际的宇宙,心中涌起了人生短暂的联想,但是,当诗人把目光转向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想到了我们“沸腾的战斗生活”,想到了人类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时,就感到自己“充溢了非凡的力量”,“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在诗人的理性意识中,《望星空》是以比较曲折、形象的艺术手法,歌颂“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歌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却明显的体现了感受与理念、诗学与政治要求之间的矛盾。
全诗共有230 多行,分为4章。
第一章,面对广阔的星空以及人的渺小,“明天呦,一个紧要的任务”这里并不是特指某一项任务,而是指整天无休止的斗争。“心房啊,不许你这般激荡?……此刻啊,更该是我沉着镇定的时光。”作为一名社会主义的战士,提到任务,更该心潮澎湃,然而作者却说“更该”如何如何,说明实则不然,此处即显现出对人生国家命运的更为理性的思考,突出了个人精神世界的“异质”倾向。“而星空确实异常的安详。夜深了,风熄了,雷雨逃往他乡。云飞了,雾散了,月亮躲在远方。跟空间一样——无穷无尽浩浩荡荡。”星空存在亿万年,经过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放佛没有变。让“我”内心的波动的事情,相比之下,是那么不值一提。
第二章是突出前两章主旨的,其中更露骨的一句“我爱人间,我在人间生长,但比起你来,人间还远不辉煌。”“我”在“人间”生存,接受了人间的所谓的培养,而与星空相比,人类的智慧“还远不辉煌”。当时主流的 “人民性”思想强调“人定胜天,人能改造一切。”但诗人却已显然对其持有否定怀疑的因素。因为比起浩瀚的星空,人的力量还是微不足道的。“远方的星空呵,你看得见地球吗?远方的陆地呵,你感觉到我们的存在吗?”这是对盲目自大的“人民性”的批判与嘲讽。有再大能耐,却终是虚假的,又有什么值得张扬与流传?
“生命是珍贵的,为了赞颂战斗的人生,我写下成册的诗。”这是诗人真实的对现实的适应,甚至可以成为妥协。“在人生的路途上,又有多少机缘,向星空瞭望!”这是在叩问内心,人的一生之中并没有多少次能真正认清自己。“人生不过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我不免感到惆怅,于是我带着惆怅的心情,走向北京的心脏。”我们可以猜想,按诗人本人意图是写去北京后对问题的探求,而探求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对主流思潮的颠覆。
第三章转到对北京的赞颂,对星空的完全否定,矛盾尖锐。“这是天上人间吗?不,人间天上!这是天堂中的大地吗?不,大地上的天堂!”都是极尽歌颂。“我望星空,而不是星空向我瞭望。我们生活着,而没有生命的宇宙,既不生活也不死亡。我们思索着,而不会思索的穹窿,总是露出呆相。”三个方面写出“我”所具有的人的能动性,尤其第一句,很有 “我思故我在”的味道。这是对个人力量的无限扩大。第二句写为什么我有资格挺起胸膛,只因我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会思索的活生生的人。这不是对生命的思索,而是极其幼稚的想法。作者再次将赞许歌颂的笔锋转向之前所怀疑、批判、嘲讽的“人民性”,在浩大的宇宙面前昂起了可笑的头颅。
第四章写人的能力无限地扩大,“我们要在地球与星空之间修建一条走廊,把大地上的楼台殿阁,移往辽阔的天堂。我们要在无限的高空,架起一座桥梁,把人间的山珍海味,送往迢遥的上苍。”
全诗从情感的起伏和内容的展开来看,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
在这种忧郁与痛苦里,既折射出五十年代后期违反客观规律的大跃进造成的严峻后果的时代背景,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挫折的严肃思考和感应;同时,也寓意了在历史的挫折面前,革命者对自身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思考。超越个人与具体的现实事象之上的浩远的时空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慨、惆怅,给诗人一贯明朗豪迈的诗风添加了深沉,但他所拥有的理想主义又使得这种感慨并不流于消沉。
诗的后半部分全力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灯火,她使得“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而“当我怀着自豪的感情,再向星空瞭望,我的身子,充溢着非凡的力量”,诗人的幻想一经回到人间,便由衷地体察出人生的壮丽,并对前半部分的诗思提出了诘难,对人生的感叹便转而成为对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一个铺垫。作者力图在这前后的一抑一扬,欲扬先抑之间,展示一个在当时显得较为深刻、别致的思考角度和过程:不囿于现成流行的观念,注意表述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峻性、斗争的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情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并尝试以一种超越局部时空限制的视界,以达到当代诗歌未曾达到的深度。
诗人在这里触及到了个人、时代历史潮流与超越于宇宙恒常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仰望星空时的遐思,终被广场上辉煌的灯火所淹没,个人终究会融汇于时代大潮之中,但个人与时代环境并不总是和谐的,相反常常有矛盾和冲突;不过个人一旦借助于恒常的自然景象抵达个人与历史背后的博大存在时,个人与历史都显现出它们的有限,“呵,星空,只有你,称得起万寿无疆!……你观尽人间美景,饱看世界沧桑。时间对于你,跟空间一样——无穷无尽,浩浩荡荡。”尽管这种超越在诗歌的后半部分很快被否定,但这种在体会时代思潮对个人的超越和挟裹的同时,敏锐地感悟时代大潮和历史有限性的表述。
在五十年代后期,整个诗坛都趋向于对现实不惜虚假的满足、歌颂,对个人融入历史的毫不犹疑的肯定,在这时诗人的这种认识,尤其显得可贵。不过,诗人对个人、历史和恒常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敏感,并不保证诗歌对此有完满的表现。当抒情主人公从急湍的历史时间之流中短暂地离开,抬头向星空凝望时,他发现了一个超出个人、也超出具体历史的博大存在,他站出了历史给予的位置,进入了人与宇宙对话的情境。但诗人并没有将此进一步引向生存图景的把握和个体生命的省思,相反在诗歌的后半部分把这种超越性的思绪当作“虚无主义”,让它在人民大会堂的灯光下曝光,被批判。我们毕竟不能苛求处于那个时代中的作者,这首诗毕竟是献给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的“颂歌”,是作者对时代潮流总体认同的一种表现,至少在理智上是如此。
3.分析本诗在结构及手法上的艺术特点。
全诗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欲扬先抑: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
诗的后半部分全力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灯火,她使得“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而“当我怀着自豪的感情,再向星空瞭望,我的身子,充溢着非凡的力量”,诗人的幻想一经回到人间,便由衷地体察出人生的壮丽,并对前半部分的诗思提出了诘难,对人生的感叹便转而成为对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一个铺垫。作者力图在这前后的一抑一扬,欲扬先抑之间,展示一个在当时显得较为深刻、别致的思考角度和过程:不囿于现成流行的观念,注意表述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峻性、斗争的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情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
对星空与天安门广场的描写、采取的是虚与实——以虚衬实的手法:对星空的虚写反衬对天安门广场的实写——的辩证关系,有意造成诗情的波峰浪谷,取得了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抒情效果。
全诗以“望”为核心,以星空和天安门广场为广阔的背景,展开神奇的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去对比天上人间,去透视宇宙与人生,构成了一个属于诗的复合空间,从而有效地书写出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思。
自考365
2022-01-16
自考365
2022-01-16
自考365
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