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365-自考学历培训

魏艳玲:抗争病魔演绎生命奇迹

2007-04-07 16:09    

报名
    内容提要:因为在治病的两年时间里,又有许多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相继出台。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她如饥似渴地做了数万字的笔记,完成了自考本科全部课程

  密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魏艳玲

  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平凡的如同一滴水、一粒沙、一根小蜡烛。但蜡烛虽小,却无悔地燃烧自己,释放光和热。

  她把对生命的真挚和热爱,都书写到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激励着身边人。

  在密山市人民检察院再次见到她——和病魔抗争了近6年的检察官魏艳玲时,工作岗位上的她依然精神焕发,依然步履匆匆,让人油然生出敬意。

  病情牵动千万颗心

  2001年4月,一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日子。十几天发着高烧,魏艳玲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有一天,她摔倒在单位楼梯口。

  血癌,一个血淋淋的字眼,如晴天霹雳,炸响在魏艳玲和亲人的头上。32岁,人生更壮美的时节,眼看别人健康快乐地活着,而她却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骨穿、腰穿、化疗,一次次生不如死的剧痛中,她没有掉一滴眼泪。

  治疗白血病的唯一方法是骨髓移植,费用高达30万元。再也不忍心年迈的父母砸锅卖铁、东借西凑,再不忍心丈夫四处寻求卖肾,她选择了放弃。

  从哈医大二院回来,到单位她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化疗后她随时有休克的危险,同事们看她时眼里噙着泪花,那是一种无法言表的撕心之痛。

  一个女检察官的病情牵动着千万颗滚烫的心。密山市委宣传部、政法委、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共同发出倡议书,号召全社会伸出援助之手。

  2001年10月,《检察日报》发出呼吁,引起全国检察干警的关注。更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克惠带着祝福和勉励来了,省检察院的领导带着全省干警的10万元捐款来了,鸡西市院党组带着爱心来了。一封封慰问信,一笔笔救助款,支撑起魏艳玲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

  2002年3月,料峭的寒风没能阻挡住春天的脚步。魏艳玲的骨髓移植手术成功了。不顾医生的劝阻,在急性排斥期她拖着虚弱的身躯登上了返乡的列车,不到一个月就要上班。父母极力劝阻,她哭着说:“我不能放弃工作,这是我活着的理由和支柱,也是我回报社会的唯一方式。”

  一个重患病人成了工作狂人

  回到工作岗位,领导只让她散散心、聊聊天,因为她的免疫力几乎是零。由于放疗化疗,她头上没有一根头发,脸肿胀得失去了原貌,口腔溃烂得无法进食,喝一口米粥都要忍受钻心的疼痛,何况工作。

  亲人、同事、领导的关怀,激发了魏艳玲身上的巨大潜能。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无情摆布,她参加了因病而中断的自学考试,和同事们一样办起大要案和疑难案件。

  然而,刚开始工作时还是很吃力,每办一个案子都要把所有工具书所涉及到的与本案有关的资料看一遍。因为在治病的两年时间里,又有许多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相继出台。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她如饥似渴地做了数万字的笔记,完成了自考本科全部课程。

  十一次骨穿,十二次腰穿,留下许多后遗症。每天五脏六腑都在痛,两条腿连楼梯都上不去,何况是四处奔走调查取证。魏艳玲咬紧牙关支撑着,和正常人一样工作。

  2005年,起诉科的同志有的休产假,有的外出学习或被抽到了专案组。人手少、任务重之际,她主动请战,专攻疑难要案。常常是接到开庭通知,她条件反射般立刻拔掉针头,赶到法庭,不顾咽喉、口腔的疼痛,依法公诉,针锋相对。但庭审一结束,疲惫得像面条的她就被送进医院。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魏艳玲共办理各类案件60余起。起诉准确率、不起诉准确率、法定时限结案率均为百分之百,无一起错案发生。她没有旷过工,没有请过事假、病假,单位组织的学习、培训、竞赛,处处都有她的身影。

  “我要活得精彩、活得闪光”

  癌症患者坚持工作,医生坚决反对。病魔的摧残,使魏艳玲身体极度虚弱、体能极差,上一层楼都要蹲下来,大口喘气直到脸色由灰白到黄白。白血病一感染就要命,伤风感冒在常人是小病,对她却是灭顶之灾。放疗化疗使她的血管变得又细又脆,每次感冒打吊瓶她都得扎五、六针,手上找不着,就扎脚,脚上找不着就扎腿。

  “我的生命是大家用爱心铸就的,哪怕明天就要结束,我也要活得精彩、活得闪光!”病后的魏艳玲“疯”了,“疯”成了一个工作狂。但没过多久,魏艳玲发起了高烧,进而胸疼、咳嗽。和北京医生通了电话,拍了X光片。当大家得知是胸膜炎时,不约而同拍手相庆。她脆弱的身躯再也经不起任何感染了,胸膜炎对她而言已经是万幸了。

  魏艳玲和病魔打着持久战,一次次战胜了死神。两年来,同期的白血病友们相继离去,噩耗一次次让魏艳玲经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重击。但她没有沉沦,反而更加斗志昂扬:“每一次太阳的升起,我都感到一次重生,我每一天都要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所有关心我的人。”

  密山市人民检察院的干警太熟悉魏艳玲了,认同化作行动,流动在每个人的血液里。2006年2月,魏艳玲当之无愧,被更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荣誉称号。这一年,在全国政法系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专项教育”活动中,她在全省12个地市进行了15场宣讲。

  是什么让魏艳玲打破了医学禁区?是工作,是事业,是责任,是忠诚!正是这种朴素情感,使她无惧生死,直面病魔,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采访感言

  活着是美丽的。反过来说,人为美丽而活着。那么,什么是人生更大的美丽?答案万千。魏艳玲给出的答案是工作,是事业,是责任,是忠诚。

  对镜梳妆的时候,魏艳玲时常为自己新生长出来的一头黑发而无限陶醉。她说,这是她同死神抗争的“战利品”。采访中,魏艳玲拿出近几年的生活照给记者看,那一张张笑脸比现实生活中离不开口罩的她更加阳光,更加灿烂。在同期病友们躲在“无菌世界”里熬尽生命更后时光的时候,魏艳玲依然活跃在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上,享受生命。生命随时可能永远停滞不前,但魏艳玲处之泰然。

  魏艳玲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员。感受她曾经冷却的躯体中的热,让我们当中有着健康的肢体和思维,却欠之于人、缺之于己的人萌生些许愧疚。除去社会分工和个体差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魏艳玲身上汲取一份、哪怕一点“精神”,相信今天我们都将超越自己。

  在我们这个时代,崇高好像成为了一个符号。但真正融入血肉之躯,这个符号近在咫尺,不再孤独、冰冷。

东北网

分享到:
小自考
相关资讯
更多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