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365-自考学历培训

笔记串讲

20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

2007-12-18 14:40    

自考整专业

  《大学语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具体每一部分及具体课文的学习要点与难点,都在每一部分和课文的学习中进行了讲授。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涉及全书的,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十分重要,同学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考试时失分很多,因此同学们更要好好掌握这部分的内容知识。

  1、 表现手法:共九种。很重要

  (1) 对比:将两种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照比较。其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丰满;《都江堰》。

  (2) 侧面烘托:借助对甲事物的描述,来表现乙事物,或者借助对同一事物某一方面的描述,来表现该事物的另一个方面。其作用:更有力地渲染,强调所要表现的事物。如《哀溺文序》《箱子岩》(3)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性格展示,或为主要事件的发生,以及高潮的到来创造条件。其作用:为主要内容奠定充分表现的基础。如《拣麦穗》《柳敬亭说书》(4) 暗示:不直接表述某个内容或意思,而是借助于读者的联想,用间接方法来表示。其作用:促使读者自己思考,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容。

  (5) 比兴:借助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主要在诗歌中运用。其作用:强化作品的表现力。

  (6) 象征: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某种抽象思想,事理的手法。其作用;使抽象的概念,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加强表达效果。如《秋夜》《拣麦穗》(7) 白描;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以简练质朴的文字,勾勒对象的形象或神态。其作用:以少胜多,更加突出。

  (8) 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议论。其作用:加深对叙述事实的理解和认识。如《箱子岩》《都江堰》(9) 语意双关:明言在此,实际在说彼。如《毛颖传》。

  2、修辞手法:共12种,很重要

  (1)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 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 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 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 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 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 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11) 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 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谈水浒人物与结构》以上11种修辞手法,层递,反复,设问,反语这四种比较好判断,出现的频率也不多。而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诘则很重要,出现的频率也很多,望认真学习掌握。

  3、古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知识在这门课中不占主要地位,考试分值也不多。但是同学还是要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同学普遍反映这部分知识不好掌握,考试丢分很多。我们建议,同学要认真阅读与掌握教材后面“古汉语语法常识”一节。如果掌握这节的内容有困难,也可以有个相对变通的方法,即把每篇古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的最后一道练习题掌握,会做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

分享到:
你可能喜欢
相关问答
更多课程推荐
全国自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