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365-自考学历培训

笔记串讲

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考前必背复习资料

2006-12-29 15:50    

  《邓小平理论概论》中涉及的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

  1. 中共七大。1945年。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 1978年5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范围的大讨论。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我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南方谈话是第二个宣言书。

  5.1982年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6.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7.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8.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理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一起成为当时全面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石。

  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

  十三大从十二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

  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9.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南方谈话是代表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10.1992年,十四大报告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

  十四大从9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做出了新概括,形成体系。

  11.1997年中共十五大。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十五大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十五大确定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第一次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划归为公有制经济的范畴。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12.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13.2000年2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14.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样党的指导思想表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概论》中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

  (一)邓小平理论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

  3.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十三大从十二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

  1992年,十四大报告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

  十四大从9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做出了新概括,形成体系。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的概念。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3.1987年党的十三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党的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5.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新强调并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2.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改革全面展开。1984年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此后一段时间邓小平更加鲜明和突出地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3.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开始对苏联模式作出批判和反思。

  2.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概念。

  3.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初次作出了系统的概括。初步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4.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正式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5.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20年探索的基础上,正式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概念。

  (五)“三个有利于标准”

  1.1986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实际上形成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雏形。

  2.1987年党的十三大首次以“生产力标准”的概念概括了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并且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975-1978年间,邓小平多次提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

  2.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七)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

  1.1979年12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说,到本世纪末,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到那时还是一个小康状态。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本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

  3.1987年4月邓小平在接见西班牙客人时,正式全面地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4.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5.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2000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关于建国以来的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

  2.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发球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2年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九)民主政治建设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命题。这一便是科学地指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现代化的关系。

  (十)精神文明建设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发现。

  (十一)时代特征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十二)“一国两制”理论

  1.“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后来进一步用于考虑解决香港、台湾问题。

  2.1978年,邓小平在同缅甸总统会谈中初步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3.1982年,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发表《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的谈话,表明“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熟。

  4.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胜利。

  (十三)党的建设

  1.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2.党的十五大指出,面积新世纪,党中央领导全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2000年2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4.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分享到:
小自考
你可能喜欢
相关问答
更多课程推荐
全国自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