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6 13:57
编者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原综合处处长刘粤平是一名从事20多年自学考试工作的老自考工作者,也是广大自考生的老朋友,一直为自考生的利益鼓与呼,是我国自学考试事业从开始启动到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与学习型社会特点的教育形式的见证者、参与者与推动者。我们将其与自学考试有关的主要文章整理成文,与广大自考生及自考工作者分享。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原综合处处长刘粤平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下平静地过去了。高校招生计划的一再突破,156万的招生计划指标着实让社会,特别是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及家长感觉不错,心情也不错。156万!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震撼,它预示着我国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年6月国家决定高校扩招招生后,似乎在一夜之间,高考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炒作”火上加油,大大小小的报纸不惜用整版的篇幅刊登试题、答案、专家指点;电台、电视台更是把高考信息作为“当家菜”,几乎每一个新闻节目都要加上一条“高考信息”。至于高考期间的饮食卫生、心理调适,以及交通管制、施工噪音,乃至天气预报也都成了“炒作”的对象。全社会关注高考,在我们这样一个注重子女教育、望子成龙的国度里是不难理解的。但是,从这种超乎寻常的温度里我们也应想一想这种“爆炒”是否有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否会给广大家长和考生带来期望过高的误导。
曾记否,在过往的高考经历中,有多少父母手捧“鸡汤”陪同子女赶赴考场,在炎炎烈日下,在蒙蒙细雨中翘首期盼;又有多少父母身背行囊或趋车送“天之骄子”赴高校办手续、铺床单……。近年来, 关于素质教育呼吁日渐强烈,社会和家庭应给考生施加一种怎样的心理影响,营造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应在全社会树立什么样的人才观,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由于目前我国现有的普通高校数量和办学条件所限,扩招的数量总是有限的。社会和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教育供给的不足这一矛盾仍将长期存在。普通高等学校以其长期的办学经验、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雄厚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力量等优势赢得社会、考生和家长的普遍关注,这是一种必然。其毕业生总体素质和水平较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接受高等教育,取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也并非只有高考这座“独木桥”。包括函授、夜大、电大在内的成人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高等教育法》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仅仅靠普通高校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通过包括成人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力量办学、民办高校等多种形式的发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是现实国情下发展我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鼓励自学成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其高度的灵活、开放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每年吸引着1200万之众的人们在发愤学习。在这个庞大的行列中, 有年过八旬的长者、有身残志坚的残疾人、有身孕在身的临产妇、有家境贫困的农村青年;夫妻同学、父子同学。正是这种默默吸吮、不懈的追求,造就了他们自强不息、发愤苦读、不畏困难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养成了良好的自学方法和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震惊全国的“九。一八大案”侦破一线指挥员武和平、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张思明、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主设计者刘建业、前微软中国总裁吴士宏……。正是这些自考生的优秀代表和数以千万计的自学者,谱写着可歌可泣的自学成才主旋律,奏响着自强铸辉煌的最强音。可是,我们大大小小的媒体对此却几近冷漠,更没有热情“炒作”,令人遗憾!
关注高考,形势使然。但过分炒作,则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弊大于利。
刘粤平
本文选自 刘粤平的blog,点击此处查看原文并与作者进行交流。
自考365
2018-04-04
自考365
2019-01-01
自考365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