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9 15:59 自考365
第一节 遵守社会公德
一、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人们的生活可被分为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着。
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特点:4点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公共秩序包括工作秩序、交通秩序、教学秩序、经营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有序的公共生活对当代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意义
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社会公德及其主要内容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 。3点
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1.基础性。
2 .相对稳定性。
3 .全民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5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三、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中更起码、更简单的行为准则,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更基本要求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是社会道德基石和支柱之一,其影响稳定而深刻
第二节 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适应职业生活需要而产生的职业行为规范。
一、职业与事业
(一)职业与劳动
(二)立足职业,成就事业
事业是一种蕴涵着人生理想和信念、具有一定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工作。
职业和事业有区别也有联系。
联系:都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工作
区别:成就事业要具备条件:
1.对从事的工作有超过一般人的造诣;
2.一定范围内获得某种程度的声誉,影响超过了相识的人群;
3.有功于社会与人民,其贡献比人均的贡献大
立足在职业岗位上勤奋努力工作的人是可以成就事业的人。职业作为事业的基础,立足职业来成就事业。
二、职业道德规范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的特点:3点;
1.规范性和专业性。
2. 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
3.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4点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重要途径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提高职业道德素质途径。2点
1. 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2.勤于实践,提高践行职业道德能力。
第三节 遵守家庭美德
恋爱、婚姻、家庭是人类同一序列社会生活的三个阶段,是人类社会生活基本形式和特殊领域。
1.恋爱中的道德要求: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
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3.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家庭美德修养的个体意义及社会意义。
1.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真诚负责;
平等互尊;
文明相爱。
二、婚姻和家庭美德
(一)婚姻和家庭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
(二 )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
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包括的内容:
1.尊老爱幼。
2.男女平等。
3.夫妻和睦。
4.勤俭持家。
5.邻里团结。
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2点
(一)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个体人生的重要意义 ;
(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四节 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2.个人品德的形成及其意义 ;
3.良好个人品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个人品德及其基本要求
从5方面理解。
1.个人品德是表现在个体处理问题时的行为活动中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成了习惯的道德素质,是行为者个人的道德属性。
2.个人品德是个人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
3.个人品德实际上是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
4.个人品德是个人的稳定心理特征、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5,个人品德是由个人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复杂整体。
(二)形成良好个人品德的意义。3点
1.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
2.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夯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3.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个体精神境界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个人品德的形成及修养方法。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3点。
个人品德的形成发展,根源于社会。
1.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2.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3.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
(二)个人品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传统文化中,修养有两方面的意义:
“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
“修”即 “切磋琢磨”, 就是按照一定的规格和要求进行磨制、 修整和提高,使之完美。
“养”即“涵养 熏陶”,就是涵养、培育和陶冶,进行养成、培养、 充实和完善。
如何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3点
1.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学思明理;
择善而从;
学习榜样。
2. 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知行统一 ;
积善成德。
3.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省察克治;
陶冶情操;
慎独自律。
法治理念:
理性化的法治观念,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之中, 引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相关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思想认识的总称,也是一种有关通过法律制约权力和保障权利的理性化的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前串讲(五)
自考365
2022-01-16
自考365
2022-01-16
自考365
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