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叁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内涵
回答的是人类个体是如何从生物的人转变成社会的人这个问题
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系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
在中国,作为独立学科,产生时间并不长,但相关思想源远流长。
发展心理学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歧视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
教育心理学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有教无类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新时期新环境下的重大突破:
1.实现从一“学科”为导向的研究模式向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模式的转变,开展跨学科、跨地区、跨院校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
2.进一步加强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3.着重加强应用,提高心理科学为社会服务,特别是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

陈鹤琴
《儿童心理之研究》
《家庭教育》

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编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980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
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1984年底,建立了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1999年,心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一级学科,同年被科技部确定为我国18个优先发展的科学领域之一。
新时期新环境下的重大突破:
1.实现从一“学科”为导向的研究模式向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模式的转变,开展跨学科、跨地区、跨院校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
2.进一步加强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3.着重加强应用,提高心理科学为社会服务,特别是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作为两门学科产生于西方,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丰富的内容

1882年,普莱尔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因此被尊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演变
1.从1882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2.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演变时期,在此阶段,儿童心理学逐渐走向成熟。
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时期。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1904年其出版的《青春期》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1929年霍格还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此书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学的著作。

荣格是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发展进行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理的发展。

艾里克森在荣格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一生心理发展的观点。
发展
发展心理学一开始主要研究儿童心理,随着水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七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即不仅局限于研究儿童的心理,也开大道研究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
问世与发展
1.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提出要研究人的一生心理发展,1930年,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小学明明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2.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开始用“发展心理学”为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3.1968年至1972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召开了三次一生发展心理学学术会议,会后出版了《一生发展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一生发展心理学:方法学问题》、《一生发展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化》三部论文集。
4.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生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有四种命名方式: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人类发展、生命全程人类发展和毕生发展心理学。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目前,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存在着两种观点:
①以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这是西方用英文写成的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桑代克在此书的基础上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
②以1877年俄罗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这是用俄文写成的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底):
该时期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试方面的研究成果,此时学科心理学以自己的发展特色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①西方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为开展学习问题的研究,但研究对象主要是动物,导致教育心理学对课堂教学指导意义不大。
②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在维果茨基的带领下,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研究,并提出了教育、教学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观点。
3.成熟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席一些变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
①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与此同时,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提出了“要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兴起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研究。
②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特点:第一,教育心理学日益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第二,在学习理论上提出了代表性的联想——反射理论和学习的活动理论;第三,重视人机关系在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动机系统理论。
4.融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心理学家越来与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派别的分歧越来越小:
①东西方教育心理学相互取长补短;
②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与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都在相互吸收各自合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