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介绍
教材名称:《生产运作管理》
课程代码:
主编:陈荣秋 马士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版次:2023年第6版
课程介绍
《生产运作管理》是
管理类专业的
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与优化生产运作系统的能力至关重要。它不仅聚焦于
产品制造过程,还广泛涵盖
服务业运营管理,为学生将来从事各类运营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
1.能够全面
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基础
理论与关键
方法;
2.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剖析实际生产运作问题,并制定有效
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塑造系统思维与全局
观念,
培养创新与持续改进的
意识;
4.
顺利通过考试。
理论框架
自考真题题型及分数构成分析
第一章 生产运作管理概论
学习重点
本章阐述生产运作及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讨论生产运作的分类、各种生产运作的类型及其特征,分析供需协调问题,阐明流程和时间的有关概念,介绍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探讨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选择题、简答题★
1.1 生产运作管理★
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
1.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例如:学校、商店、医院、车站、旅馆、消防队、饭馆、运输公司、银行和建筑公司等都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活动以其内部资源条件为
基础,并受到各种外部环境条件的
约束,
输入原材料、能源和信息,
输出产品和服务。
2.服务业的兴起
经济学家将经济的发展分成前工业(pre-industrial)社会、工业(industrial)社会和后工业(post-industrial)社会三个阶段。
在前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包括种庄稼、植树、捕鱼、狩猎、采掘煤炭和岩盐、利用天然气、淘金等等。
→农业和采掘业的实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选择+简答
在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制造业。
→制造业的实质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变自然界的物质,生产人们需要的人造物品—产品。
→在后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服务业。
其实质是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人类利用知识、智慧和创造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不同的社会组织,为顾客提供服务。信息成为关键资源。生活质量由保健、教育和休闲来衡量,主要活动是人们之间的交往。
3.生产概念的扩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是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生产,主要是指
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使一定的原材料转化为特定的有形产品。
服务业的兴起,使生产的概念得到延伸和扩展。
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可以给生产下这样一个定义
: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典型社会组织的输入、转化和输出
经典例题
【例题·单选题】捕鱼、狩猎、采掘煤炭属于( )人们从事的主要工作活动。
A.前工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后工业社会
D.未来工业社会
|
 |
 |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前工业社会的实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因此本题选择A。
|
【例题·简答题】经济学家将经济的发展分成那三个阶段?并说明三个阶段人们主要从事的行业?
|
 |
 |
|
『正确答案』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制造业;后工业时代人们主要从事服务业。
|
1.1.2 生产运作系统
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生产运作系统本身是一个人造的系统,它也是由输出决定的。
→解析:输出的“质”不同,则生产运作系统不同。例如,钢铁厂的生产运作系统不同于机床厂的生产运作系统,餐馆的运作系统不同于银行的运作系统。
生产运作系统还取决于输出的“量”。同是生产汽车,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所采用的设备以及设备布置的形式是不相同的;同是提供食物,快餐店和大饭店的运作组织方式也是不同的。
生产运作系统包括拥有各种不同技能的人、各种不同功能的机器和厂房以及使其能够运行起来的资金。生产运作系统是人的组织、物的配置和资金的运筹等协调运作的统一体。
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设计建造的。因此,它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构造和重构,使它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这是生产运作系统优于生物系统的地方。
1.1.3 三项基本职能【高频考点】
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有三项:生产运作、财务和营销。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
财务就是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资金。
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三项基本职能的关系: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的是( )。
A.生产运作
B.财务
C.营销
D.供应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采购与供应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供应甚至比营销更重要。不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卖方市场逐渐为买方市场所取代,供应职能将远远不如营销职能重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
1.1.4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1.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的产品或提供满意的服务。
高效是指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迅速生产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灵活是指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不同的品种和开发新品种,或提供不同的服务和开发新服务。
准时是指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清洁是指在产品生产、使用和报废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小。
合格的产品或满意的服务,是指质量。
2.基本内容【简答题】
(1)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工艺选择、能力规划、生产运作设施的选址、供应商的选择、生产运作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等。
(2)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主要是指在现行的生产运作系统中,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用户的需求生产的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的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
(3)生产运作系统改进过程的管理,包括人员培训、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等。
1.1.5 生产运作管理者所需的技能
为了完成生产运作管理任务,生产运作管理者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技能。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
(2)行为技能。生产运作管理者要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从事生产活动,他们必须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协调众人的活动。
因此,生产运作管理对管理者的要求是很高的。要获得这些技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生产运作管理者,一靠培训,二靠实践。生产运作管理者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例题·简答题】请简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
|
 |
 |
|
『正确答案』1.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2.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
3.生产运作系统改进过程的管理
|
1.2 生产运作的分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生产运作进行分类。从管理的角度,可以将生产运作分成两大类:产品生产和服务运作。
1.2.1 产品生产
产品生产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通过制造性生产能够产生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
1.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高频考点】
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两种: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连续性生产又被称为流程式生产,如化工(塑料、药品、肥皂和肥料等)、炼油、冶金、食品和造纸等。
离散性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例如,轧钢和汽车制造,轧钢是由一种原材料(钢锭)轧制成多个产品(板材、型材和管材),汽车制造是由多种零件组装成一种产品。
2.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
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为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MTS)与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MTO)两种。
备货型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
订货型生产是指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
【例题·判断题】把制造性生产分成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两种类型,是按照其工艺过程的特点进行的分类。( )
|
 |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两种: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为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两种。
|
【例题·判断题】化工产品的生产属于连续性生产。( )
|
 |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连续性生产又被称为流程式生产,如化工(塑料、药品、肥皂和肥料等)、炼油、冶金、食品和造纸等。
|
高频考点
1.2.2 服务运作
服务运作的基本特征是提供劳务,而不是制造有形产品。但是,不制造有形产品不等于不提供有形产品。
服务业有多种分类方式,下面对服务和服务运作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1)按行业分类。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所有其他行业,都属于服务业,包括娱乐、教育、通信、金融、保险、运输、公用事业、政府服务、保健、医疗、贸易和商业等。这种分类适于国民经济管理。
(2)按服务组织的目的可分为营利服务和非营利服务。政府服务、教育、公用事业应该为非营利服务,非营利组织应该在追求令人满意的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而不应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3)按顾客参与方式可分为涉及顾客身体处理(如保健、医疗、理发和餐饮)、涉及顾客心理处理(如教育、信息、娱乐、咨询和心理救助)和涉及顾客拥有物处理(如维修、洗衣、清扫、房屋整理和剪草)三种服务。
(4)按照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可分为纯劳务运作和一般劳务运作两种。纯劳务运作不提供任何有形产品,如咨询、法庭辩护、指导和讲课;一般劳务运作提供有形产品,如批发、零售、邮政、运输和图书借阅。
(5)按顾客是否参与可分为顾客参与的服务运作和顾客不参与的服务运作两种。前者如理发、保健、旅游、客运、教育和娱乐等,如果没有顾客的参与,服务就不可能进行;后者如修理、洗衣、邮政和货运等。相比之下,顾客参与的服务运作管理较为复杂。
(6)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可分为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本密集服务、大量劳动密集服务和专业劳动密集服务四种。
1.2.3 产品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异同
1.服务的特征【简答题】
(1)无形性。无形性(intangibility)是指服务不可触摸的特性。
(2)同步性。同步性(simultaneity)或不可分性(inseparability)是指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的特性。
(3)异质性。异质性(heterogeneity)或波动性(variability)是指导致不同服务之间、不同时间及相同服务下的不同顾客之间服务差异的特性。
(4)易逝性。易逝性(perishability)是指服务能力的时间敏感性。
2.服务运作管理的特征
(1)由于服务的无形性,服务的生产率难以测定。工厂可以计算它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律师进行一次辩护的工作量则难以量化。
(2)由于服务的同步性,服务不能存储,不能通过库存来缓冲、适应需求变化。服务需求本来波动就大,上班和吃饭时间的固定,使得公交和餐馆出现高峰负荷。服务运作能力不够必然造成排队,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服务运作系统具有随负荷变化而能够大幅度调整的能力,但很难实现。
(3)由于服务的异质性,服务质量难以测量。
(4)由于服务的易逝性,服务资源可能会被浪费。客机上的空座位、旅店里的空房间,当顾客不出现时,这个座位和房间的能力就丧失了,给服务企业带来机会损失。针对服务运作的这一特点,预订和超订这样的收益(或收入)管理方式就出现了。
(5)顾客参与是由服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顾客自身直接参与对服务企业来说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与顾客接触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顾客与服务员过多的谈话会影响服务员的工作,不回答顾客的问题又会影响服务质量。
1.2.4 生产运作的类型【高频考点】
按产品或服务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将生产划分为大量生产、单件生产和成批生产三种类型。
(1)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长达19年始终坚持生产T型车一个车型,是大量生产的典型例子。
(2)单件生产。单件生产与大量生产相对立,是另一个极端。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每种产品仅生产一台,生产的重复程度低。制造汽车冲模是典型的单件生产。
(3)成批生产。成批生产介于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之间,即品种不止一种,每种都有一定的批量,生产有一定的重复性。在当今世界上,单纯的大量生产和单纯的单件生产都比较少,一般都是成批生产。由于成批生产的范围很广,因此通常将它划分成“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三种。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的是( )。
A.汽车制造
B.飞机制造
C.家具制造
D.药品制造
|
 |
 |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家具制造偏向于个性化,样式、材料多样化部署大量生产运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
1.2.5 不同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
1.大量大批生产运作类型的特点
大量大批生产的品种数少、产量大、生产的重复程度高,这一基本特点使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设计方面。由于可以采用经过多次制造和使用检验的标准图纸生产,不仅大大减少了设计的工作量(重复生产时,图纸只需做小的修改),节省了设计阶段所需的时间,而且保证了设计质量,也节省了设计人员。
(2)工艺方面。由于设计图纸变化小,产品结构相对稳定,可以编制标准制造工艺,标准工艺经过反复生产验证,其质量可不断提高。
(3)生产组织方面。可进行精细化分工,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高,工人操作简化,可推行标准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4)生产管理方面。便于且宜于制定准确的工时定额。
大量大批生产可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
①从设计到出产的整个生产周期短,因此加快了资金周转。大量大批生产一般是备货型生产,生产周期短使得用户的订货提前期也短,从而加快了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
②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
③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
④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2.单件小批生产运作类型的特点
(1)设计方面。每生产一种新产品都必须重新设计,绘制新图或做较大修改。因此,设计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需要的设计人员多。因为图纸得不到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的检验,设计质量也不易提高。
(2)工艺方面。必须为每种新设计的产品编制工艺,需要设计、制造新的工艺装备。编制工艺的周期长。由于生产的重复程度低,材料消耗定额也不易或不宜准确制定。工艺质量不易提高,需要的工艺人员多。
(3)生产组织方面。只能进行粗略分工,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人需完成多种较复杂的操作,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多品种生产只适于使用通用设备,效率低、工作转换时间长。
(4)生产管理方面。只能粗略制定工时定额。原材料、毛坯种类变化大,不易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质量与交货期不易保证。
单件小批生产具有很多缺点:①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用户订货提前期长;②用人多,生产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③成本高;④产品质量不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