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听
登录/注册体验更全面的学习服务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2020版南风老师)基础学习班--南风老师
您可以免费试用讲义功能,购买课程后,可对讲义进行下载、打印。
  学习要点
  ■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认知学前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文本特性、美学特征。
  ■认知学前儿童文学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功能。
  ■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一、学前儿童文学释义
  学前儿童文学是学龄前儿童文学的简称,是专门为6岁以前儿童创作的、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的幼儿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
  【扩展理解】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组成部分。它是以0-6岁的婴幼儿为欣赏主体,为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是文学,具有文学的一般艺术特征
  √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特色最鲜明的文学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必须适合学前儿童。
  原因:
  一是社会对学前儿童教育与发展的要求;
  二是学前儿童自身的心理年龄特征的要求。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必须适合学前儿童。
  √为学前儿童创作的文学必须适应他们的年龄特点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必须适合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文学被视作为学前儿童“量身定做”的“人之初文学”,必须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生命空间,表现学前儿童的生命情态与思维方式。
学前儿童思维认知特点:
  (1)物我一体、泛灵化意识;
  (2)象征性思维;
  (3)前因果观念;
  (4)非逻辑想象。
  保罗·阿扎尔:
  那些不站在同一高度,平等地与小孩们对话的,将他们称作“亲爱的小读者”的书;那些无法引起他们共鸣,无法用画面吸引他们的眼睛,无法用活跃的想象力点燃他们的思维的书;那些只会教他们和学校里能学到的一模一样内容的,令他们昏昏欲睡、梦幻消散的书籍,他们将一一拒绝。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必须适合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文学的题材内容主要写学前儿童身边的事物,使学前儿童感到熟悉、亲切,具有亲密性,也带来安全感,由此也生发出趣味性。
  学前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必须适合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文学特别重视作品的韵律性
  (1)语言的韵律性:注重音韵感,力求口语化;
  (2)作品结构的韵律性:强调单线索、故事性、重复结构。
  经典例题
  【经典例题-名词解释题】
  学前儿童文学

第二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征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本特性
  学前儿童文学在文本上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内容主题上强调认知性;在形式、精神上强化游戏性;在文本形态上注重综合性。
  
  1.强调认知
  学前儿童文学必须采用顺应学前儿童认知特征的语言表达方式,应当为他们认知提供丰富的认知内容,诸如语言与符号、名称与概念、情绪与行为方式等。
  为学前儿童挑选文学作品时,可以照应学前儿童认知教育的需要,但必须充分考虑有趣、优美等文学性标准。“儿童书籍首先应该是文学的,而不应该作为某种工具,或者为某种其他的目的而服务,无论这种目的有多么重要。”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2.偏于游戏
  对学前儿童而言,生活即游戏,游戏具有多重价值,它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学习,还是一种创造。
  学前儿童文学的游戏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形式的游戏性;其二,内容的游戏性;其三,精神的游戏性。
  学前儿童文学可以说是游戏的文学,其游戏性既是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表达方式,也是学前儿童享受教育的理想途径,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性的完满体现应该通过其游戏性来获得。
  
  《圆白菜小弟》
  3.形态综合
  由于学前儿童接受文学的特异性,学前儿童文学成为一种“听赏”的文学、“读图”的文学、“游戏”的文学,它可听、可读、可视、可玩、可表演,这使得学前儿童文学不能只是一种普通的文学文本,而应是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游戏、表演等多种艺术呈现方式的文学类型,在形态上呈现出综合性特征
  《鳄鱼先生立体游戏屋》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1.浅显稚拙
  学前儿童文学的浅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内容、主题、结构上的浅显、单纯、直观,其次是语言浅显、明快
  学前儿童文学的稚拙美既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内容上的稚拙主要写学前儿童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形式上的稚拙主要表现在作品文字、语言组合、叙述方式的变化、情节构成方式的变化等方面。
  
  
  2.快乐至上
  快乐原则是学前儿童文学的首要原则。学前儿童文学的快乐原则充分顾及了学前儿童的心理、思维特征
  学前儿童文学的快乐特性还可以从其游戏性特征中表现出来。学前儿童文学的内在价值趋向是游戏精神,游戏精神的核心就是快乐原则。
  
  
  【经典例题-多选题】
  下列关于学前儿童文学的文本特性包括( )。
  A.强调认知
  B.偏于游戏
  C.形态综合
  D.结构复杂
  【经典例题-填空题】
  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是________。

第三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功能

  一、学前儿童文学与学前儿童发展
  
  1.学前儿童文学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也称作语言获得,指学前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获得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文学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学前儿童对语言节奏有着天生的敏感,广泛接触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能强化或带动学前儿童这种语言天赋的发展,从而造就学前儿童良好的语感。
  2.学前儿童文学与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文学具有很强的认知特性,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包括语言与符号、名称与概念、情绪与行为方式等多个层面的认知内容,既可以为学前儿童提供一个潜移默化的语言认知学习的语境,也可使学前儿童通过游戏的形式形成知识,达到认知的目的。
  学前儿童文学能促使学前儿童扩大认知视野,激发认知兴趣,习得认知策略,丰富知识经验。
  3.学前儿童文学与学前儿童情感发展
  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能满足学前儿童情感的需要,促进他们情感的提升。
  4.学前儿童文学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文学可以通过有趣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向学前儿童传达社会的要求——价值判断、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等,教会他们为人处世、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榜样。
  
  
  孙肇志、张羽高/文,贠杨、徐芳、李婷/图《过年啦》

  二、学前儿童文学与幼儿教师发展
  有助于幼儿教师涵养美好的性情与灵性
  有助于幼儿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有助于幼儿教师提升儿童文学编创能力
  1.学前儿童文学有助于幼儿教师涵养美好的性情与灵性
  学前儿童文学轻盈灵动,充满了爱与美,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理解学前儿童、走近学前儿童,永葆可贵的童心,涵养美好的性情与灵性,从而使自己成为对学前儿童具有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的 “好”老师。
  2.学前儿童文学有助于幼儿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教师阅读学前儿童文学的经验越丰富,就越能为学前儿童找到更加独特的教学资源、更加适切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3.学前儿童文学有助于幼儿教师提升儿童文学创编能力
  广泛地涉猎儿童文学作品,将有助于幼儿教师积累丰富的儿童文学创作经验,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有创造性的幼儿教师。
  【经典例题-简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文学对幼儿教师发展的价值。

第四节 儿童文学发展简说

  一、外国儿童文学发展简说
  (一)19世纪前(含19世纪初):儿童文学的孕育与萌生
  1.儿童文学的孕育:源自民间文学的儿童文学读物
  
  2.儿童文学的萌生:文人的文学智慧催生儿童文学
  (1)对民间文学的加工创写
  1697年,法国诗人、文学家夏尔·贝洛在巴黎出版了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因其巨大的影响,贝洛被尊为“法国童话之父”“法国儿童文学之父”
  (2)历险故事的出现
  历险小说: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和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以及德国的《敏豪森奇游记》(又译《吹牛大王历险记》)。
  (3)儿童观的转变和儿童出版业的起点
  1762年,法国哲学家卢梭发表哲理小说《爱弥儿:论教育》,阐发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即对儿童进行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自然教育”
  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世界图解》(又名《可见的世界》)。
  1744年,英国出版家纽伯瑞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儿童书店,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专门的儿童读物《美丽小书》。他的创举为英美儿童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被誉为“儿童文学之父”
  (二)19世纪——儿童文学独立品格的形成
  1.(德国)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2.(俄罗斯)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3.(丹麦)安徒生《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4.(英国)刘易斯·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5.(意大利)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6.(英国)斯蒂文森《一个孩子的诗园》
  (三)20世纪——儿童文学的丰富和繁荣
  20世纪被誉为“儿童的世纪”,这一时期,儿童文学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并日趋完善,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20世纪的儿童文学名家辈出,涌现了许多经典作品。
  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创作了长篇童话《彼得·潘》(又名《小飞侠》)。
  英国作家米尔恩创作了中篇童话《小熊温尼·菩》
  意大利作家罗大里创作了《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等经典童话。
  瑞典作家拉格洛夫创作了长篇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另一位瑞典儿童文学大师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作品有《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等。
  图画书这种新的样式也在20世纪成熟起来。
  1902年英国毕翠克丝·波特女士创作的《彼得兔的故事》正式出版,被视为现代图画书的里程碑之作。

  二、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儿童文学的史前期
  儿童文学孕育于民间口头创作的摇篮之中。
  民间口头文学
  古代经典文学
  启蒙读物
  (二)近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萌蘖和发端
  晚清诗人黄遵宪曾作《幼稚园上学歌》,是中国近代儿童诗歌创作的奠基人。
  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始于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在童话、儿童诗、儿童小说等方面成果尤其突出,奠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现实主义道路。
  叶圣陶《稻草人》是我国第一本童话集,和张天翼的童话《大林和小林》—起奠定了我国长篇童话的基础。
  冰心《寄小读者》开创了我国儿童散文的先河。
  (三)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1.1949年到1966年的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的第一个高峰)
  各种体裁创作丰收,百家争艳。
  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显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歌颂集体主义精神和好人好事,塑造小英雄形象,描写少年儿童充满朝气的新生活,具有积极向上的总体格调。
  2.“文革”十年:几近荒芜
  3.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面复苏
  (1)作家们摆脱了旧的观念,出现了一大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
  (2)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儿童文学奖项。
  (3)对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引进也逐步展开。
  4.进入21世纪:十分活跃
  原创儿童文学开始崛起,在国际上荣获了多项大奖。儿童文学的出版态势惊人,发行的作品数量和品种都呈持续增长。
 
总结回顾

  
  
  

购买课程后,所有章节讲座可不限次数、不限时间播放学习。直至考后一周关闭!(模拟试卷于考试结束当天关闭)。

开课前言
第01讲 开课前艳
第一章 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第01讲 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第二章 儿 歌
第01讲 儿歌概说
第02讲 儿歌鉴赏、儿歌创作
第三章 幼儿诗
第01讲 幼儿诗概说、幼儿诗鉴赏
第02讲 幼儿诗的创作
第四章 婴幼儿童话
第01讲 童话概说
第02讲 婴幼儿童话的鉴赏、婴幼儿童话的创作和改编
第五章 婴幼儿故事
第01讲 婴幼儿故事
第六章 婴幼儿图画书
第01讲 图画书概述、图画书的种类和特征
第02讲 图画书阅读和欣赏、卡通画与动漫书
第03讲 幼儿图画书的创作与改编
第七章 婴幼儿散文
第01讲 婴幼儿散文
第八章 幼儿戏剧
第01讲 幼儿戏剧
第九章 作品精讲
第01讲 各章作品精讲
购买课程后可享受对所有课程记录笔记的功能 。
登录/注册后可对试听课程进行记笔记操作,笔记内容可查看和再编辑 。

学员购买课程后方可进行提问!

专职老师全天候在线答疑,学员提交到答疑板上的问题最快将在8小时内即可得到准确答复,高效答疑!

学员问答
观看该课程的人还喜欢
暂无推荐视频
下载“自考365”APP,体验更多服务
立即体验完整课程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