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一、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选择题)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商品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商品学的创始人是德国人约翰·贝克曼。
当今世界商品学界存在三大学派:
一是技术学派,主张从自然科学方面研究商品学;
二是经济学派,主张从社会科学方面研究商品学;
三是融合学派,主张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研究和评价商品的使用价值。
中国商业的历史悠久,对商品知识的研究较早。据记载,春秋时代师旷所著的《禽经》、晋朝时期戴凯之所著的《竹谱》,都是我国较早的商品知识书籍。
20世纪以后,我国的商品学逐渐随着商业教育而萌生发展起来了。
二、商品及其构成(选择题、名词解释)
1.商品概念
商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有两个要点:
第一,商品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既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这意味着商品具有有用性;
第二,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即商品以进入流通领域为特征。
作为特殊劳动产品的商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第二,商品是供消费(即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
第三,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使用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商品学目前所研究的商品,主要是有形的、可移动的、在市场上合法交易的、用于生产和大众消费的实体商品,信息、服务、技术、艺术等无形产品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不包括不动产、军火、毒品等特殊产品和秘密交易商品,而像股票、有价证券、期货、专利等虽然在市场经济中也视同商品对待,但它们只是一种交换凭据,因此在本书中也不作为商品学的研究范围。
2.商品构成
商品的整体可以看成由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组成。
商品的核心部分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消费者真正要买的东西,因而在商品整体概念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
形式部分即商品的具体形态,是商品核心部分借以实现的形式,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服务的形象。
商品的延伸部分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包括商品信息咨询、提供信贷、免费送货、免费安装调试、免费培训、售后保证与维修服务、退换服务承诺等。
三、商品学的研究对象(选择题)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的科学,着重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出发研究商品的变化规律。商品的交换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商品的交换价值在现实中主要通过价格来体现。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其消费(使用)者的效用或者物的效用,即“物的有用性”。
本教材主要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影响使用价值实现的相关因素的客观规律,从商品的有用性出发研究商品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