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共行政学的基本概念
一、公共行政
(一)公共行政的概念(识记)
公共行政,即
国家行政机关对
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的
目的在于
解 决公共问题,促进公共利益,实现公共价值。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公共行政
需要运用行政权力,对
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进行管理。
“公共行政”也称
“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与“行政管理”
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公共行政”的概念表述更为准确,它明确界定了管理主体,即行政机关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二)公共行政的特点(识记)
(1)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2)公共行政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3)公共行政的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
(4)公共行政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
经典例题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我国行政管理主体的是( )。
A.国家立法机关
B.某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厂长
C.某市人民政府
D.某村村委会
|
 |
 |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公共行政的特点:
(1)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2)公共行政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3)公共行政的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
(4)公共行政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
针对第一个特点“主体” 进行考察,行政管理主体要把A选项排除,那是立法主体;B选项是企业主体;D选项不是国家级别的行政主体,只是村级别的,最低到县政府级别。
|
【例题·多选题】行政管理的客体是( )。
A.国家事务
B.社会公共事务
C.行政机关内部事务
D.公民私人事务
E.企业内部运行事务
|
 |
 |
|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公共行政的特点:
(1)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2)公共行政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3)公共行政的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
(4)公共行政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
针对第二个特点客体进行考察,DE选项只是企业和个人,不是国家行政单位。
|
(三)公共行政与企业管理的区别(领会)
(1)管理主体不同
公共行政以国家行政机关为核心主体,也通过一定制度安排,吸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
企业管理以各类企业为核心主体。
(2)目标导向不同
公共行政以保障国家利益、维护公共利益、实现公共价值为导向;
企业管理通常把获取利润放在首位。
(3)资源配置方式不同
公共行政以强制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
企业管理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
(4)组织机制不同
公共行政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服从方式进行运作,下级机关必须接受上级机关的指令或指导;
企业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管理并不排斥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只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而存在。
(5)社会问责不同
公共行政需要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对于公众提出的普遍性诉求,政府需要做出回应;
企业管理只要不出现负外部性问题,其受到公众监督和社会问责的约束要小得多。
二、公共价值
(一)公共价值的概念(识记)
公共价值,是指公共行政的最终目的和核心诉求。
在公共行政讨论中,学者们提出了多方面的目标诉求,早期研究者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后期研究者凸显了公平、参与、透明的功能。
(二)公共价值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了解)
就公共价值与公共物品的关系来讲,公共价值包括公共物品但不局限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公共组织的一种产出,指向一个特定事实,而公共价值不仅涉及产出,它还包含公众感知的结果,表现为一种主观意识。
人们经常使用公共利益这个概念来论证一项决策的正当性,公共价值并不要求一项政策必然给特定群体带来好处,但应能够增进社会整体利益。
三、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了解)
公共管理是指针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与公共行政相比,公共管理对行动主体采取更为包容性的界定,主张在政府领导下,发挥市场主体、社会力量的作用,调动多方主体及其资源,形成跨界合作和多元共治局面,更好地解决公共问题。
(二)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掌握)
1.管理主体不同
公共行政建立在政治与行政相区分的基础之上,行政机关被视为唯一的行动主体;
公共管理不再将行动主体局限为公共机关,转而主张引入市场和社会机制,让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参与进来,调动多方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2.关注议题不同
公共行政侧重于政策执行,聚焦于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过程、行政工具;
公共管理还涉及战略管理、政企合作、政社合作、项目管理、自主治理等更广泛的议题。
3.
管理方式不同
公共行政主要通过
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运作,下级机关需要服务上级机关的决定和命令;
公共管理更注重
互动和协商,通过构建议事平台,吸纳利益相关者参与,各方通过协商集聚共识,基于共识达成契约,基于契约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