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听
登录/注册体验更全面的学习服务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2019版宁静)冲刺串讲班--宁 静
您可以免费试用讲义功能,购买课程后,可对讲义进行下载、打印。
  串讲介绍
  串讲班学习计划
章名称 复习难度 建议复习时间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 1天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 1天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 2天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 **** 2天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 **** 2天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评价 ***** 4天
第七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 4天
第八章 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 ***** 5天
第九章 园本课程 *** 2天
  学习技巧
  各章知识点,标注了学习层次和重要程度。学习层次分为再认、识记、综合分析、综合应用4个层次,重要程度以星号(*)来标明,最高程度为五颗星(*****)。考生需围绕各章知识点,各个击破。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知识点1 五种典型的课程定义【再认】***
  1.课程即学习的科目
  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3.课程即教学计划
  4.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5.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对待各种课程模式的正确态度是博采众长。
  知识点2 课程组织【识记】***
  课程组织:是课程内容组织的简称,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课程的各种要素组织成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
  知识点3 课程的分类【识记】*****
分类视角 包含类别
1.课程组织的学科与儿童关系视角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2.课程组织的分与合关系视角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课程决策层次视角 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
4.课程功能视角 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悬缺课程
  知识点4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识记】*****
  (1)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组织,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1.由于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心组织,学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
2.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 2.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过于强调学科课程有可能会肢解儿童完整的生活。
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3.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和稳定的逻辑系统,因此容易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4.学科课程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
  (2)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经验课程具有四方面特征
  第一,经验课程以学习者当下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基点,学习者在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经验与发展人格;
  第二,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构想、计划、实行、评价,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
  第三,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的需要、动机、情感、态度的发展与其智力的发展同等重要,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
  第四,经验课程重视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往往根据学习者的能力及其倾向组织小组活动,倡导分工协作的学习方式。
  经验课程在实践中推行起来经常受到限制的原因:
  第一,经验课程容易忽略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实施者容易沉醉于儿童当前的各种偶发性活动中;
  第二,经验课程容易导致“活动主义”,忽略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
  第三,经验课程的组织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教育艺术,对于习惯了班级授课制和讲解教学法的教师而言,这一点很难适应
  (3)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关系
区别 联系
学科课程以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为基点,而经验课程则以儿童当前活生生的心理经验为基点。 1.经验课程并不排斥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它所排斥的是逻辑经验脱离儿童的心理经验从而阻碍儿童的发展。
2.学科课程也不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它所排斥的是盲目沉醉于儿童当前的经验发展水平,从而抑制儿童经验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点5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识记】 *****
  (1)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2)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根据综合的中心主题或问题的不同,综合课程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源于学科;
  第二类,社会本位综合课程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
  第三类,儿童(经验)本位综合课程以儿童当下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与动机、儿童的兴趣与心理发展为课程整合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儿童的经验生长和人格发展。
  (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区别 联系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的课程。从学科本身的发展看,因学科的发展呈现分化与综合并驾齐驱的趋势,因而这两种课程组织形式各有其存在的价值。 1.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分科课程总包含着知识之间某种程度的综合,同时,作为课程计划一部分的综合课程总是呈现出某种分科的形式。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3.综合课程并不全然不顾学科逻辑,不是以牺牲学科体系为代价的,而是从某种观点、以某种方式对分门别类的学科逻辑的超越。
  知识点6 课程决策层次视角的五类课程的概念【识记】***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分类
类型 概念
(1)理想课程 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该开设的课程。
(2)正式课程 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是列入课程表、实际开设的课程。
(3)领悟课程 指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
(4)运作课程 指实际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的课程,也就是在课堂上具体实施的课程。
(5)经验课程 指学生在教学过程后实际体验到的东西。
  知识点7 课程功能视角的三类课程的概念【识记】***
  美国斯坦福大学艾斯纳教授的分类
类型 概念
(1) 显性课程
(正式课程;官方课程)
官方规定的外显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意图的教育影响。
(2) 隐形课程 教学方法、奖励制度、组织结构、学校环境的“副产品”,即非预期的影响。
(3) 悬缺课程 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即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是二者的差距。
  知识点8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识记】 *****
  (1)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概念: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杰克逊首次提出。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
  (2)隐性课程的特点:
  第一,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
  第二,影响具有持久性。
  第三,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第四,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
  第五,隐性课程的存在具有依附性。
  (3)隐性课程的三种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
类型 包括的内容
物质-空间类 校园建筑、活动场地、绿化美化、活动室设置、声色光、湿度、温度等。
组织-制度类 学校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
文化-心理类 正规课程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观、师生关系、教师的期望与态度、心理行为等。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区别 联系
二者在性质、特点等方面不同: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1.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
2.隐性课程也在不断地转化为显性课程。
  知识点9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识记】 *****
  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知识点10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识记】 *****
  从静态视角看,幼儿园课程包括四个要素:
  (1)幼儿园课程目标
  (2)幼儿园课程内容
  (3)幼儿园课程实施
  (4)幼儿园课程评价
  从动态的视角看,幼儿园课程是这四个要素组成的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
  知识点11 幼儿园课程的特质【识记】*****
  幼儿园课程五个方面的特质
  (一)基础性与启蒙性。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奠基位置。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在这一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及发展,从而为其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具有基础性。
  (二)全面性与生活性。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特征,课程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所以生活性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特性。
  (三)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探究与互动的机会,通过帮助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而进行。
  (四)整合性。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幼儿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整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
  (五)潜在性。幼儿园课程总是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幼儿,影响幼儿发展的。
  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学习层次
1.五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再认 ***
2.课程组织的概念 识记 ***
3.课程的分类(四种) 识记 *****
4.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概念;学科课程的优缺点;经验课程的特点及推行受限制的原因;两类课程的关系) 识记 *****
5.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概念;两类课程的关系;综合课程的三种类型) 识记 *****
6.课程决策层次视角的五类课程的概念 识记 ***
7.课程功能视角的三类课程的概念 识记 ***
8.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的特点;类型;隐性和显性课程的关系) 识记 *****
9.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识记 *****
10.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四个) 识记 *****
11.幼儿园课程的特质(五方面) 综合分析 *****

购买课程后,所有章节讲座可不限次数、不限时间播放学习。直至考后一周关闭!(模拟试卷于考试结束当天关闭)。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01讲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第01讲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第01讲 幼儿园课程目标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
第01讲 幼儿园课程内容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
第01讲 幼儿园课程实施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评价
第01讲 幼儿园课程评价
第七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第01讲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一)
第02讲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二)
第八章 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
第01讲 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
第九章 园本课程
第01讲 园本课程
购买课程后可享受对所有课程记录笔记的功能 。
登录/注册后可对试听课程进行记笔记操作,笔记内容可查看和再编辑 。

学员购买课程后方可进行提问!

专职老师全天候在线答疑,学员提交到答疑板上的问题最快将在8小时内即可得到准确答复,高效答疑!

学员问答
观看该课程的人还喜欢
暂无推荐视频
下载“自考365”APP,体验更多服务
立即体验完整课程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