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各种社会矛盾全面展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状况,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一节 人类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
一、空想社会主义之前的理想社会构想(选择题)
在我国古代,以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曾提出过“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构想。
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曾提出过关于公平正义的“理想国”的构想。
这些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反映了人类早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还不是通常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
古代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构想,是在落后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其出现的社会基础,而空想社会主义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批判者出现的。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选择题、简答题)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
这300多年正是欧洲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时期。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当时西欧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由简单协作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正在加速进行。
(1)欧洲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英国的莫尔(1478—1535年)。
他在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中,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悲惨景象,最著名的揭露就是他说的在圈地运动中的“羊吃人”现象,同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这本书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
(2)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他的代表作《太阳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在实际斗争方面的代表人物是1524年德国农民起义领袖闵采尔(约1490—1525年)和17世纪中叶英国掘土派运动领袖温斯坦莱(约1609—约1660或1676年)。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当时工场手工业已进入全盛时期,在英国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有了新的发展,问题和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
在这种背景下,反映早期无产阶级愿望和要求的空想社会主义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理论方面的主要代表是:
(1)法国的摩莱里(1717—1778年)和马布利(1709—1785年);
(2)在实际斗争方面的代表是法国的巴贝夫(1769—1797年)。
(3)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只限于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直接的共产主义理论。
正因为如此,恩格斯称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摩莱里和马布利是社会主义的“最初代表”。但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带有强烈的禁欲主义色彩。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过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催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劳苦大众的残酷剥夺和剥削,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和弊病日益暴露出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和法国出现了形态最完备的空想社会主义,即以
(1)圣西门(1760—1825年)
(2)傅立叶(1772—1837年)
(3)欧文(1771—1858年)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他们不但尖锐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基础,而且论证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想。
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在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主张最值得重视。
他们出现于工业革命兴起之际,其主张反映了现代工人的一些利益和要求。
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过程中,为科学社会主义形成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材料。
圣西门
(1)深刻地洞察到法国大革命的阶级斗争性质,而且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经济思想,“实业制度”是其学说的核心。
(2)他提出法国大革命不仅是封建贵族和市民等级之间的政治斗争,而且是封建贵族、市民等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3)他论述了实业制度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并以工人阶级代言人身份宣布自己的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的解放。
(4)《新基督教》是他最成熟的著作。
傅立叶
(1)以巧妙而诙谐的笔调对旧社会进行了辛辣揭露和批判,被恩格斯誉为“自古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之一”。
(2)他在经历第一次经济危机后所写的著作《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中,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竞争和无政府状态造成的灾难。
(3)他把所追求的和谐制度的基本单位称为“法郎吉”,并对由其构成的和谐社会进行了详细描述。
欧文
(1)空想社会主义的突出特点,是它直接带有试验示范的性质。
(2)他在1800年至1829年担任新拉纳克大棉纺厂经理,把这个工厂作为进行社会改革的试验场所,其间发表的《致拉纳克郡报告》阐述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3)欧文为了实践自己的思想,于1824年到美国购买了8万英亩土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称为“新和谐村”,有1000多人参加。
(4)他由于以全部财产在美洲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失败,后来变得一贫如洗,于是就直接到工人阶级中进行活动,前后长达30年。
(5)他的主要著作是《新社会观》《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19世纪30—40年代以后,空想社会主义逐步走向衰落。
到马克思和恩格斯1847年年底起草《共产党宣言》的时候,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都已经降到纯粹宗派的地位,并在逐渐走向灭亡”。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局限(简答题、论述题)
1.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批判矛头直指私有制。
几乎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无情批判,认为它是违反理性和人类道德的,造成了一部分人剥削、压迫另一部分人的状况,是工人贫困、社会不公和各种罪恶产生的根源。
第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
第三,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第四,揭露和批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及其所造成的经济危机。
第五,严厉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思想和道德。
2.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精心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有的还进行了社会改造的试验。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包含了大量的天才思想,主要有:
第一,主张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大部分空想社会主义者都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消灭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他们的主张又有差别。
第二,主张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
几乎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强调劳动的意义,主张未来社会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度,改变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但他们的分配主张有一定的差异。
第三,主张消灭商品交换和实行计划生产。
由于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都主张消灭私有制和实行按需分配,所以他们都认为未来理想社会不存在商品交换和货币关系。
第四,主张消灭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和阶级差别。
第五,提倡社会和谐,主张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
此外,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提出了其他一些天才思想,如傅立叶认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欧文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等。
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
空想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产生过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的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些人提出的社会主义观点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具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
首先,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从唯心史观出发的。
空想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而是以它们是否合乎人类理性为评判标准。
其次,他们虽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批判,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却无法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
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但由于当时的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无力采取独立的政治行动,仅仅表现为一个被压迫的受苦受难的等级。
因此,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看不到无产阶级运动的重要作用,他们不是启发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而是从外部或者上面去寻找拯救无产阶级的力量,把无产阶级的解放寄托于出现更多像他们这样的天才人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