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听
登录/注册体验更全面的学习服务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2007版Alex)基础学习班--Alex
您可以免费试用讲义功能,购买课程后,可对讲义进行下载、打印。
  目录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三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国外学者:
  旅游资源被称做旅游吸引(物),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
  国内学者: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资源。
  ——李天元、王连义
  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陈传康、刘振礼
  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郭来喜
  凡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原材料,统称为旅游资源。
  ——卢云亭
  目前已经利用和尚未利用的、能够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有关自然过程、人类活动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产物之总称。
  ——阎守邕
  能够使旅游者发生兴趣,有足够的力量吸引他们前来,并由此可获得经济效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
  ——晓鞍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共同之处:表明旅游资源必须对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不同之处:旅游资源具体内容的概括与表述的差异。
  总结:
  什么是旅游资源?【名词解释】
  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
  (一)对游客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主要体现
  “旅游资源”作为“资源”的一部分,应该具有“资源”的共性。
  什么是“资源”: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来源。(凡是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是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例: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实用价值:“有用”
  基础性:“原材料”
  旅游资源是资源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应该具有资源的共性,即: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可利用的价值,并作为重要的基础。
  【问】旅游资源的实用价值和基础性体现在哪里?
  主要体现为对游客的吸引力。游客之所以从客源地到某一旅游地去旅游,就是因为这一旅游地有吸引游客的对象。例如优美的自然风光、驰名的文物古迹、舒适的气候环境。
  (二)旅游吸引力是判别是否属于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
  只有那些对游客有一定吸引力,有可能被旅游业所利用的内容才算旅游资源。
  例:优美的山、川、河、湖,幽静、茂密的森林,奇特的鱼、虫、鸟、兽,珍贵的历史文物,纯朴、浓郁的民俗,优良的社会风尚,精湛的艺术表演等。
  (三)旅游资源既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也包括已被开发利用的内容
  未被开发利用:经过开发,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利用,起到“原材料”的作用。
  已被开发利用:不断地加工提高,继续开发,重复使用。
  (四)旅游资源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旅游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
  例:低空旅游、避暑旅游、避寒旅游、滑雪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观星旅游、观鸟旅游、登山旅游、徒步旅游、潜水旅游等。
  (五)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
  物质、有形的:自然界赋存的名山、大川、瀑布、湖泊、森林、动物等,以及人工创造、历史遗存的园林、宫殿、文化名城、珍贵文物等。
  非物质、无形的:文化艺术、高尚的品德、神话故事等。
  【例题·简答题】
  请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借以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旅游开发必备的条件之一。正确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对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有促进作用。旅游资源既具有一般资源的共性,又有它自己的许多特性。

  一、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
  (一)广域性
  旅游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十分广泛,在地球上不同的区域都有旅游资源的分布。
  例:
  陆地:有各种自然、人文景观;
  海洋:有波涛汹涌的海浪、一望无际的水面、奇特的海洋生物;
  天空:有瞬息万变的天象、气象;
  地下:有神秘的溶洞,地下河流、湖泊;
  城市:有体现现代建筑、科技水平的城镇风貌;
  乡村:有浓郁的民俗及田园风光等。
  (二)区域性
  各种旅游资源既是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们的形成和存在又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随着环境的区域变化,旅游资源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
  例:热带风光、高山冰雪、沙漠驼铃、椰林竹楼、林海雪原等,均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关。
  例:在民居建筑中,黄土高原的窑洞、牧区的帐篷、西南地区亚热带的竹楼、华北地区的四合院等差异,都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密切相关。
  (三)不可移动性
  各种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与之相适应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环境中,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区域特征,这也正是旅游资源个性特征的体现,而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是个性特征及内涵存在的必要条件。
  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般应在当地进行,即旅游基本上是旅游者移动到旅游资源地的活动,而不是把资源运到其他地方再加工利用。
  (四)重复使用性
  在旅游资源中,除了少部分内容在旅游活动中会被旅游者所消耗,需要通过自然繁殖,人工饲养、栽培和再生产来补充外,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长期重复使用的价值。
  例:山水风光、城镇风貌、文物古迹、园林建筑、宗教文化等等。
  *长期使用是相对的。所以在开发利用中,要重视通过各种保护措施,一方面减少其自然的、人为的破坏;另一方面,为某些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存在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如保护生态环境等,从而延长重复使用的期限
  (五)文化属性
  旅游资源是观赏的对象,文化内涵是旅游资源的灵魂。一般的旅游资源都具有与之相应的文化内涵,即蕴藏着一定的科学性和自然的或社会的哲理。
  例:
  科学展馆—提供了学习科学知识、探索自然奥秘的条件;
  历史博物馆—回顾历史、了解历史;
  石窟—古代文化、雕刻艺术等。
  【例题·多项选择题】
  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是( )。
  A.广域性
  B.区域性
  C.不可移动性
  D.重复使用性
  E.文化属性

  二、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天然性
  天然性即自然属性。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赋存的,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的,因而它们具有自然属性。
  例:桂林山水溶洞、云南路南石林、峨嵋雄秀、华山雄险、张家界奇秀、青海的鸟岛、台湾的蝴蝶谷、长白山的原始森林、西部的雪山冰峰等。
  由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自然属性,在开发利用中要特别注意尊重自然规律。
  (二)季节性与时限性
  自然景观受到气候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常有季节性、周期性的变化。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有所不同,甚至有些景观只能出现在一定的时间内。
  例:吉林的树挂(雾淞)只能在入冬时才出现,北京香山及南京栖霞山的红叶在深秋才能看到。
  由于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周期变化或时限性的影响,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发生变化,因而出现了旅游的旺季和淡季
  (三)地带性(区域性)
  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植物、动物、水体深受气候的影响,从赤道至极地随着气候带的不同,植物、动物的类型、分布、特征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地表水、地下水的数量、分布、动态也随之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水平地带性景观。
  例:
  在寒带气候条件下,冰川、冰缘地貌发育,有些地方湖泊、泥炭沼泽较多,河流作用很弱;
  在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降水稍多,流水作用强烈,河流地貌普遍,湖泊、沼泽较多;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盛,风沙地貌较多。
  【例题·多项选择题】
  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是( )。
  A.天然性
  B.季节性
  C.时限性
  D.地带性
  E.区域性

  三、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人为性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自身创造的,不是天然固有的。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虽然与人为活动息息相关,但许多人文景观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的。
  例: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杭州的西湖风景区等。
  (二)时代性
  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制度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由于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审美观点、道德规范不同,其人文景观的建造水平、风格、性质也就不同。
  例:
  西安半坡村遗址(陕西省·西安市)反映了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生产生活情况;
  北京故宫则反映了明清封建社会的建筑特色和皇帝、后妃的生活状况。
  (三)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
  例: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西周文化、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等。
  【例题·多项选择题】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
  A.人为性
  B.时代性
  C.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D.天然性
  E.地带性
  
第三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

  一、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都要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
  什么是旅游业?
  就是以旅游市场(旅游需求)为对象,为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并向旅游者提供所需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观赏旅游、参与体验的客体,没有旅游资源这个客体,就不会产生旅游动机,也就不会有旅游活动,更不会有为旅游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和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业。
  

  二、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什么是旅游资源质量?
  所谓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旅游价值的高低,它包括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体闲康乐价值、文化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
  旅游资源质量越高,对旅游业发展越有利
  (思考)北京、西安、桂林、杭州、昆明等地为什么会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热点城市?
  首要因素:这些地方有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特色旅游资源。
  次要因素: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
  【例题·简答题】
  请简述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本章总结】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旅游资源的特点
  共同特点—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文化属性
  自然旅游资源特点—天然性、季节性与时限性、地带性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人为性、时代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购买课程后,所有章节讲座可不限次数、不限时间播放学习。直至考后一周关闭!(模拟试卷于考试结束当天关闭)。

前 言
第01讲 前 言
第一章 绪论
第01讲 绪 论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01讲 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三章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01讲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四章 水体旅游资源
第01讲 水体旅游资源
第五章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第01讲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第六章 生物旅游资源
第01讲 生物旅游资源
第七章 自然保护区
第01讲 自然保护区
第八章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第01讲 历史古迹与旅游、人类历史文化遗址
第02讲 古代建筑、古代陵墓、历史文物
第九章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第01讲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第十章 园林类旅游资源
第01讲 园林类旅游资源
第十一章 城镇类旅游资源
第01讲 城镇类旅游资源
第十二章 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
第01讲 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
第十三章 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
第01讲 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
第十四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01讲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一)
第02讲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二)
第十五章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
第01讲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
第十六章 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程序
第01讲 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理论基础
第02讲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旅游资源开发程序
第十七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第01讲 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购买课程后可享受对所有课程记录笔记的功能 。
登录/注册后可对试听课程进行记笔记操作,笔记内容可查看和再编辑 。

学员购买课程后方可进行提问!

专职老师全天候在线答疑,学员提交到答疑板上的问题最快将在8小时内即可得到准确答复,高效答疑!

学员问答
观看该课程的人还喜欢
暂无推荐视频
下载“自考365”APP,体验更多服务
立即体验完整课程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