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听
登录/注册体验更全面的学习服务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2000版子衿)基础学习班--子 衿
您可以免费试用讲义功能,购买课程后,可对讲义进行下载、打印。
前 言

  地位: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课程是高等学校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也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必考课。
  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使自学应考者比较系统地掌握新闻作品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并能实际运用剖析新闻作品的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新闻作品,培养和增强正确剖析各种新闻报道作品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课程自学考试教材内容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是新闻作品研究概论部分,主要讲解新闻作品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
  下编是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主要内容为中外新闻作品选。
  
第一章 新闻作品研究的原则

  学习框架
  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掌握新闻作品特点
  四、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五、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
  
  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1.新闻作品研究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马列主义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行动的指南。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心内容)
  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贵在深刻理解和善于应用。
  从事新闻作品研究,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新闻作品和新闻工作者的采写实践,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要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活动。
  3.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闻作品研究者必须认真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人类新闻实践活动,特别是对无产阶级新闻实践活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揭示了新闻活动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指导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理论武器,也是指导新闻作品研究的理论武器。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精髓)
  1.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严格地以客观事物为依据,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从而做到不偏不倚、不溢不漏。
  2.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研究者还必须努力克服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个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不能成为分析评价新闻作品的模式和标准。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掌握新闻作品特点
  在研究评析新闻作品时,首先要求从政治上对它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当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积极实践者,做到政治敏锐、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旗帜鲜明,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字样式,新闻作品有其本身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对新闻作品的分析研究才能做到确切详明。
  1.真实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对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传播不真实的新闻,是对受众的欺骗和愚弄,它将使人民群众失去对新闻事业的信任,给实际工作和群众生活造成损失,带来危害。
  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一是新闻中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二是新闻中概括的事实必须准确,不能以偏概全,要实事求是地概括事实的全貌,完全同实际一致。
  三是不仅要确保具体事实本身的准确无误,还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2.新鲜
  新闻具有时间新近、内容新鲜(新发展、新变化)的特点。
  时间新和内容新,在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在有些情况下,事实虽不是新近发生的,但由于报道者能紧密结合报道时的形势,抓准新闻由头,也能挖掘出富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例:关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的报道。是1979年根据中国地震学会提供的确切数据而公开披露的,时间在事实发生近三年之后。
  但从内容上说,它是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布的新鲜事实,是人们极为关心的欲知而未知的,所以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
  3.迅速及时
  “先睹为快”
  就时效性这一点而言,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其新闻价值越大,时间距离越长,其新闻价值就越小。
  新闻要迅速及时,但不是“唯快是好”。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来说,“快”是手段,不是目的。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
  4.具有重要性
  新闻的重要性,是由它所蕴含的意义决定的,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重大事件固然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而那些表面看来是写“小事”的新闻报道,由于它与群众的工作、生活,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能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兴趣和广泛关注,同样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新闻作品也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写作只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手段。尊重事实,如实地陈述客观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2.新闻语言还必须简练、通俗、生动,力求符合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接近大多数群众的认识水平,并易为群众所接受。
  3.在谋篇布局上,新闻作品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体裁——消息,一般由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部分构成。(拓宽思维空间)
  至于通讯、特写等新闻文体,在严格遵守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一原则的前提下,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样,文学的、政论的,乃至影视艺术的手法,都可以适当地借鉴吸收;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可以穿插运用,使新闻作品自然灵活,情文并茂,丰富多彩。

购买课程后,所有章节讲座可不限次数、不限时间播放学习。直至考后一周关闭!(模拟试卷于考试结束当天关闭)。

第一章 新闻作品研究的原则
第01讲 新闻作品研究的原则(一)
第02讲 新闻作品研究的原则(二)
第二章 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
第01讲 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
第三章 新闻作品评析的方法
第01讲 新闻作品评析的方法
第四章 关于研究外国新闻作品
第01讲 外国新闻作品的报道形式
第02讲 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及研究的方法和要求
第五章 新闻作品研究者的素养
第01讲 新闻作品研究者的素养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
第01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
第02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
第03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3)
第04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4)
第05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5)
第06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6)
第07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7)
第08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8)
第09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9)
第10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0)
第11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1)
第12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2)
第13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3)
第14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4)
第15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5)
第16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6)
第17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7)
第18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8)
第19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19)
第20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0)
第21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1)
第22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2)
第23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3)
第24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4)
第25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5)
第26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6)
第27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7)
第28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8)
第29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29)
第30讲 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30)
购买课程后可享受对所有课程记录笔记的功能 。
登录/注册后可对试听课程进行记笔记操作,笔记内容可查看和再编辑 。

学员购买课程后方可进行提问!

专职老师全天候在线答疑,学员提交到答疑板上的问题最快将在8小时内即可得到准确答复,高效答疑!

学员问答
观看该课程的人还喜欢
暂无推荐视频
下载“自考365”APP,体验更多服务
立即体验完整课程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