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 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
资源的有限性。
一方面,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上帝赋予我们的资源太少了;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这些有限的资源还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
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就是说,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
【例题·判断题】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绝对稀缺性。
|
 |
 |
| 『正确答案』错误 『答案解析』相对性: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上帝赋予我们的资源太少了;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这些有限的资源还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绝对性: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就是说,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
二、选择与资源配置
在解决稀缺性问题时,人类社会就必须对如何使用资源做出选择。包括:
第一,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
第二,如何生产。
第三,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
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例题·简答题】资源配置具体包含哪些问题?
|
 |
 |
| 『正确答案』(1)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
|
三、资源利用
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资源利用包括:
第一,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第二,在资源既定的情況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髙有时低,经济中为什么会有周期性波动。“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第三,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一)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就是要解释价格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
【例题·单选题】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整个经济 B.资源配置 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D.价格理论
|
 |
 |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
【例题·单选题】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消费者行为理论 B.生产理论 C.价格理论 D.分配理论
|
 |
 |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就是要解释价格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市场出清 | 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 |
完全理性 | 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 |
完全信息 | 完全信息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
【例题·简答题】经济学中的假设有哪几类?
|
 |
 |
| 『正确答案』(1)市场出清: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 (2)完全理性: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 (3)完全信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均衡价格理论 |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 |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
生产理论 | 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
分配理论 | 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 |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 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理论,以及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题。 |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 市场机制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
但实际上,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完全竞争,但实际上不同程度垄断的存在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样市场机制往往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第二,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是自发的,其结果不一定符合社会的要求。
第三,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经济中的某些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定义时,要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这种总量有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总量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宏观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基本内容基于两个假设:
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宏观经济学的前提是:政府应该调节经济,政府可以调节经济。归结到一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衡量一国经济资源利用情况和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
第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开放经济理论。
第五,宏观经济政策。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区别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研究的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是不同的。 |
联系 |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