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语音
第三章 文字
第四章 词汇
第五章 语法
第六章 语用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现代汉语概貌和现代汉语的形成及发展,
了解现代汉语方言,着重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现代汉语的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第一节 汉语和现代汉语
一、汉语 (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语系:根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汉语属于
汉藏语系 ( 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对东亚及东南亚邻国的语言产生过深远影响,如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语言同汉语关系密切。
二、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形成
(一)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和方言。
1. 《中国语言地图集》划分十大方言区(重点)
北方方言:北京话 吴方言:上海话
湘方言:长沙话 赣方言:南昌话
客家方言:广东省梅县话 闽北方言:福州话
闽南方言:厦门话 粤方言:广州话
晋语方言:太原话 平话方言:桂南平话
北方方言后发展成为官话
( 二)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形成和普通话的形成
【课后思考题】文言与白话、口语与书面语、方言与共同语之间的关系
1.文言与白话
文言:历史中长时间使用的书面语。
白话:公元5世纪《世说新语》中出现
唐五代说唱文学后,口语痕迹更为明显。
十二十三世纪后,出现白话文作品。(诸宫调、元杂剧)
元末明初,出现了大量的白话长篇小说。
晚清,书面语和白话文已经成熟。
2.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的形成过程:
元明清: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口音成为当时的“官话”。朝鲜人为学习汉语编写的《老乞大》、《朴通事》收录的均为北京口音。
清朝:政府出版推广官话的《正音咀华》,将官话推向全国。
20世纪初:1913年,蔡元培主持颁布《国音汇编》,统一读音,推行注音字母,确定国语的标准音为北京音。
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使书面语接近口语。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1)口语灵活简短,书面语精确完整。
2)口语是书面语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3)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扩大了口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传,丰富和加强了交际作用。
4)跟口语比起来,书面语更便于保存。
5)书面语会和口语产生脱节的情况,这时就会出现以口语为基础的新的书面语。
6)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方言和共同语
1)方言:
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2)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交际交流中所共同使用的语言。
3)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a.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方言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
b.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方言和共同语并存,并且作为共同语的地方分支,受共同语的影响。
经典例题 【单选题1】根据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语言地图集》所做的归类,现代汉语的大方言区有( )。 A.7 B.8 C.9 D.10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现代汉语的方言很复杂,据 20世纪80年末 《中国语言地图集》所归类,大体上可以分成以下10个大方言区。
|
【单选题2】官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又称( )。 A.北方方言 B.客家话 C.国语 D.普通话
|
 |
 |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北方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后发展为官话。
|
【单选题3】普通话的标准音是( )。 A.重庆语音 B.北京语音 C.陕西语音 D.天津语音
|
 |
 |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