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听
登录/注册体验更全面的学习服务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学习班--岳小明
您可以免费试用讲义功能,购买课程后,可对讲义进行下载、打印。
  一、《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6学分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指的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
  
  二、如何学习《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1)主要故事情节或描写内容;
  (2)全文的思想脉络,结构,段落层次等;
  (3)主要人物及性格等,场景等;
  (4)主要细节;
  (5)运用学习掌握的文学理论知识对该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人物、写作特点进行分析。
  
  三、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 30道;
  多项选择题 5道;
  简答题 8分 3道;
  论述题 16分 1道;
  阅读分析题 20分。
  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文章,要求:
  (1)理解并说明作品的主题意蕴;
  (2)把握并分析作品的重要艺术特征;
  (3)表达通顺,书写整洁。
  
  精读部分小说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一、作者简介: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以及“季节系列”包括《恋爱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等,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二、主要故事情节
  小说从北京某区委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塑造了林震、刘世吾等建设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文学作品。
  放弃了教师工作的林震,抱着无限的希望来到组织部这个新的环境,却发现现实中的工作不是他所憧憬的那样,他无法很好地融入工作,他感到非常困惑。曾经的青春、理想、激情,在日益体制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作品在揭露体制内的官僚主义的同时,也从个人理想角度对体制性文化和体制化了的人进行了批判。林震在困惑中和同事赵慧文互相鼓励,并看到微笑的希望。
  
  三、知识点
  (一)识记小说的写作时间及历史背景。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1956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舞下出现的写人民内部矛盾的优秀作品,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
  (二)识记作者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和“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踌躇的季节》)
  (三)理解小说的叙述结构特征。
  叙述结构特点是:
  (1)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通过他的眼光,他到组织部后的经历,描写了组织部的情况与问题,塑造了刘世吾等官僚主义者的形象。因此,林震这一个人物,既有思想、性格上的意义,也有结构上的作用。
  (2)小说以组织部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线索单纯而清晰,结构严谨。
  (四)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
  小说尖锐地揭示出建国初期50年代我党的某些领导干部存在的革命意志衰退、官僚主义作风等问题,以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危害,是我国文学界较早揭示社会主义体制下人民内部矛盾,批判官僚主义作风的作品。从个人理想角度对体制性文化和体制化了的人进行了批判。
  (五)分析刘世吾形象及其意义。
  刘世吾性格比较复杂。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有能力、有魄力,懂得“领导艺术”,知道如何去抓重点,“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却不主动去抓工作。对于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和缺点,漠然置之,麻木不仁。他自我解嘲是得了如炊事员厌食的“职业病”。他什么都“习惯了,疲倦了”。他一再说“就是那么回事”,这句口头禅是他的处世哲学,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淡,革命意志严重衰退。小说还深刻揭露了他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如“条件还不成熟”“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等等,他就是用这些来掩盖和庇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给党的事业带来危害。这就使这个形象具有相当深刻的典型意义。
  刘世吾年轻时也曾充满革命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深入,阅历、经验的丰富,如何永远保持年轻时的单纯、热情、朝气,这是刘世吾形象的另一方面的典型意义,也是作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刘世吾身上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事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
  (六)分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塑造人物的对比关系及其作用
  林震和刘世吾构成性格对比。同为青年人林震、赵慧文的性格构成互为衬托的对比。刘世吾和韩常新、李宗秦及王清泉同为官僚主义者,也构成不同性格的对比。小说塑造人物运用对比手法,在人物间形成多种对比,突出了个人的性格特征,显示了丰富多样的性格,加深和扩大了作品的主题意蕴。
  主要人物:
  1.李宗秦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主义者。
  2.刘世吾 革命热情衰退,似乎看透了一切,对错误采取冷漠麻木态度的官僚主义者。
  3.韩常新 浅薄的官僚主义者。
  4.王清泉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简单粗暴的官僚主义者。
  5.林 震 有理想、有朝气、富于原则性和正义感的青年党员干部。
  6.其他人:赵慧文,魏鹤鸣。
  知识点回顾
  (一)识记小说的写作时间及历史背景。
  (二)识记作者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和“季节系列”
  (三)理解小说的叙述结构特征。
  (四)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
  (五)分析刘世吾形象及其意义。
  
  《百合花》
  一、作者简介:
  
  茹志鹃,著名女作家。小说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晰,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著有短篇小说集《百合花》、《静静的产院》等。
  
  二、主要故事情节
  小说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一个前沿包扎所内。围绕一个小战士向老乡“借被子”的事件展开。小通讯员年仅19岁,参军才一年。他涉世不深、天真质朴,不乏关心战友、体贴群众的爱心,又对生活充满情趣,枪筒里常用树枝和野花来点缀;他憨厚腼腆,与女同志一接触便浑身不自在,但在危急关头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另一个人物是俏俊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
  
  三、知识点
  1.识记作者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和《静静的产院》
  2.简析《百合花》中百合花被子在表现主题、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上的作用。
  百合花被子是连接军民的重要纽带。深刻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百合花被子在刻画人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刻画了新媳妇对子弟兵的无比崇敬的心灵,也烘托了小通讯员的动人形象。百合花被子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借被子到献出被子,构成作品的基本情节。在结构上则前后呼应,卒章显志,使作品结构严谨。
  3.分析《百合花》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形象及作品的主题?
  小通讯员是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他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对人民的忠诚。他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他朴实、机灵、爱美,并且有着十八九岁男孩子对妇女的腼腆、羞怯神态和心理。但是在战友生命受到威胁时,他舍身扑在即将爆炸的手榴弹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新媳妇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特点淳朴善良,充满羞涩。在借被子事件中让小战士受窘了,她一直感到歉疚。等到小战士为了救战友而牺牲后,她义无返顾地将她珍爱的,新结婚用的新被子盖在小战士身上。本小说热爱子弟兵,军民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正是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而表现的。
  作品主题:小说围绕一个小战士向老乡“借被子”的事件,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这一主题是通过描写和讴歌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来表现的。军民生死与共的主题由此得到深切表现。
  4.简析《百合花》在选材角度和叙述重点上的特色及其作用。
  《百合花》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广阔背景下,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推为背景,没有描写战争的血腥残酷,更没有描写战争的大场面,而是选择了前沿包扎所里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的人物作精心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在选材的角度和叙述重点上,都是独具特色的。作品仅仅截取几个极为普通的生活横断面,从几件平凡的小事中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
  5.简析《百合花》运用对比、衬托,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首先,小通讯员送我的路上,紧张、羞怯与他后来关键时刻救战友的舍生忘死形成鲜明的对比;新媳妇的“不借”和主动献出百合花被子,在包扎所的羞怯与给牺牲的小通信员,擦身子时的庄严和虔诚也形成了对比。经过对比,将两人性格中勇于牺牲,和真诚爱护子弟兵的内蕴表现了出来。
  其次是衬托手法,前半部以新媳妇衬托小通讯员,后半部对新媳妇的描写,烘托小通讯员动人的形象。
  最后是细节的描写,小说中冷馒头、百合花被子、衣服上的破洞、野菊花等一系列细节描写,尤其是新媳妇为牺牲的小通讯员缝衣服的破洞这一处细节,对于表现人物精神内涵,意义非凡。
  知识点回顾
  1.识记作者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和《静静的产院》
  2.简析《百合花》中百合花被子在表现主题、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上的作用。
  3.分析《百合花》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形象及作品的主题?
  4.简析《百合花》在选材角度和叙述重点上的特色及其作用。
  5.简析《百合花》运用对比、衬托,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购买课程后,所有章节讲座可不限次数、不限时间播放学习。直至考后一周关闭!(模拟试卷于考试结束当天关闭)。

精读部分——精读部分小说
第01讲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百合花》
第02讲 《游园惊梦》《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第03讲 《哦,香雪》《棋王》
第04讲 《空的窗》《少女小渔》
第05讲 《喜宴》《鞋》
精读部分——精读部分散文
第01讲 《致傅聪》
第02讲 《黄鹂》《怀念萧珊》
第03讲 《母亲的羽衣》《拣麦穗》
第04讲 《学圃记闲》《杂文二题》《秦腔》
第05讲 《巩乃斯的马》《我与地坛》
精读部分——精读诗歌
第01讲 《望星空》、《有赠》
第02讲 《麦坚利堡》、《相信未来》
第03讲 《乡愁》、《智慧之歌》
第04讲 《双桅船》、《就是那一只蟋蟀》
第05讲 《麦地》
精读部分——戏剧
第01讲 《茶馆》
第02讲 《关汉卿》(一)
第03讲 《关汉卿》(二)
泛读部分——小说
第01讲 《广陵散》《将军族》
第02讲 《陈奂生上城》、《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第03讲 《受戒》
第04讲 《透明的红萝卜》
第05讲 《残月》《亲亲土豆》
第06讲 《马桥词典》、《送一个人上路》、《拾婴记》
泛读部分——散文
第01讲 《髻》、《缘缘堂续笔·癞六伯》
第02讲 《记波外翁》、《哭小弟》
第03讲 《致西绪福斯》、《回看血泪相和流》、《童年二题》
第04讲 《融入野地》
第05讲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泛读部分——诗词
第01讲 《有的人》、《红玉米》
第02讲 《重读圣经》、《长恨歌》
第03讲 《回答》《哎,大森林》《一个人老了》《日记》
泛读部分——戏剧
第01讲 《陈毅市长》
购买课程后可享受对所有课程记录笔记的功能 。
登录/注册后可对试听课程进行记笔记操作,笔记内容可查看和再编辑 。

学员购买课程后方可进行提问!

专职老师全天候在线答疑,学员提交到答疑板上的问题最快将在8小时内即可得到准确答复,高效答疑!

学员问答
观看该课程的人还喜欢
暂无推荐视频
下载“自考365”APP,体验更多服务
立即体验完整课程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