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名称:外国文学专题研究
课程代码:6179
主编:张玲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学习方案
1.重视章节目录,打造知识框架。
2.梳理整合考点,分条分点精讲。
3.重点难点击破,明确答题要点。
第1章 古希腊文学
目录
第一节 欧洲文学为什么要从古希腊讲起?
第二节 古希腊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概况
第三节 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欧洲文学为什么要从古希腊讲起?
不论是从文化的延续还是精神的传承,古希腊文明都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这主要是因为古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古希腊文明在哲学、文学、戏剧方面都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古希腊文明中最璀璨的是古代雅典的民主制,虽然存在诸多局限性,但为后世留下了民主这个无价之宝。
古希腊文明后来被古罗马文明所代替。古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文明,他们征服希腊之后,对希腊文明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而且由于古罗马帝国的强盛,使之传遍了整个欧洲大地,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所说的现代西方文明,就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经由中世纪的基督教而到近代的工业文明独立发展演变而成的;具体地说,就是经济上以商品经济为主、政治上拥有议会制。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也就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文学同样如此。古代各个民族的发展很不平衡,假如将其比喻成人类的童年的话,人类古代有粗野的儿童、早熟的儿童等,而古希腊无疑是最正常的儿童。马克思曾经说过,在历史上,古希腊是人类童年时代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他们的艺术如此地富有魅力,给后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他还说:“一个成年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
总结:欧洲文学为什么要从古希腊讲起?
1.古希腊文明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2.古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文明,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3.古代文学各个民族的发展很不平衡,假如将其比喻成人类的童年,古希腊是最正常的儿童。
第二节 古希腊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概况
古希腊在公元前8世纪以前处于氏族公社制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从原始公社逐渐进入奴隶社会,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奴隶制全盛时期,称之为“古典时期”;公元前4世纪以后是衰落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古希腊被马其顿征服,公元前146年古希腊被罗马帝国灭亡。
古希腊比今天的希腊共和国要大得多,它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东边的爱琴海诸岛和西边的爱奥尼亚群岛,以及今天土耳其西南沿海、意大利南部及西里西岛东部海岸地区,其地理位置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山峦重叠——西北有品都斯山、东北有奥林匹斯山、中部有巴那萨斯山,太吉斯特山把全岛分割成若干小块地区。
三面环海——海岛星罗棋布,海陆交错:东有爱琴海,西有爱奥尼亚海,东北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马尔马拉海,再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爱琴海岛屿总数超过480个,密布海面,特别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
隔海与西亚、北非相望——扼欧、亚、非要冲,受到北非的古埃及和西亚文化的良好影响。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小块的平原形成了希腊众多小国城邦;他们彼此较为隔绝,各自生机勃勃地发展着。土地相对贫瘠,粮食不能自给,决定了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与发展,用自己生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换回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而对希腊来说,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
希腊海岸线很长,海岛密布,多良港,为工商业航海贸易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商业航海贸易须以平等交换为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这一切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与民主政治的建立。
希腊民族性格的形成与这独特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希腊无大平原造成积极向外发展的状态;内部分而治之,竞争激烈;小国寡民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古希腊人就利用曲折的海岸、天然极佳的港口到海外建立殖民地,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使古希腊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品性,充满风险的职业,也锻炼了古希腊人不畏强暴的精神,而职业的流动性又使他们见多识广,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吸收的态势,同时对自由的向往格外强烈。阳光、大海、岛屿,不仅仅使希腊人爱好自然,乐观开朗,更提供给他们无穷的幻想与创造的空间。
总结: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小块的平原形成了希腊众多小国城邦,土地相对贫瘠,粮食不能自给,决定了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与发展。
2.希腊海岸线很长,海岛密布,多良港,为工商业航海贸易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
3.影响希腊民族性格的形成。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使其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品性,不畏强暴的精神,对自由的向往格外强烈。
第三节 文学发展概况
古希腊地区原有过发达的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00年左右,多利亚人侵入希腊半岛,征服土著,繁衍为斯巴达人;他们渡海征服了克里特半岛,摧毁原有文化,建立了今天所称的希腊文化。
由此可见,古希腊文学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奴隶制使得农业和工业的分工成为可能,造就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
一、古希腊神话
二、荷马史诗
三、希腊悲剧
一、古希腊神话 
神话的起源
古希腊神话最先为古罗马人借用,创造出古罗马神话;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神话为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利用,加入了适合他们的东西,使之深深地根植于欧洲文学中。19世纪起,对于古希腊神话的兴趣进一步发展,许多研究古希腊神话的学派兴起,对于神话的起源产生多种解释,诸如象征派、自然派、宗源派、人类学派、人种学派等等。
有的说“神话起源于宗教仪式”,有的说“神话起源于自然的象征”,有的说“神话是变态的历史”,还有的说“神话来自语言的类似”、“来自讽喻”……但似乎都没有说清神话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也就是说,神话是通过人们的想象对社会与自然形态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尤其面对迷惘不解的现实时,人们往往借助幻想加以说明。
神话的起源
有一则神话说,国王忒勒斯受到神的惩罚,被浸泡在齐颈的深水中,身旁有果树,然而他低头喝水,水即退去,伸手摘果,树即回避,他永远受着饥渴的煎熬——这则神话正表现了处于社会低级状态时期的人们,遭受自然和社会折磨而迷惘无措的情绪。因而可以这么说,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现实是神话的土壤,瑰丽神奇的想象力、浪漫主义精神以及人本主义思想共同构建了不朽的古希腊神话。
神话内容
古希腊神话最初在口头流传,后来散见于《荷马史诗》和赫希俄德的《神谱》,我们现在所见的神话集是后人整理的。古希腊神话观念随着民族的变迁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由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最早的神话自然属性强,愈往后就愈具有社会性。
古希腊神话的基本特点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有善恶,有计谋;神参与人的活动,具有人形、人性,甚至人的社会关系也进入神话,如暴君形象。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往往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神和人的基本区别在于神更强大,他们长生不死,生活闲逸快乐,随意变形,各自具有特殊本领和威力,其好恶态度对下界人类的生杀祸福起着决定性作用;相比而言,人类弱小,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至痛,生存艰辛,因而不得不经常求助于神明,但也常常诅咒神明之恶。
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同时赞美人,赞美人的勇敢和进取精神;也常常批评神的骄傲、残忍、虚荣、贪婪、暴戾、固执等人类常有的性格弱点,并且认为往往正是这些性格弱点造成人生悲剧。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某种折射。就像费尔巴哈所说,神话与宗教是人性的异化。
古希腊神话分为两大类: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
神的故事明显地反映了古代人类把强大的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它们包括:神的谱系、宇宙的产生、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生活活动和故事。
神的谱系
宇宙最初的形态是混沌(Chaos)。混沌生了地母该亚(Gaea),接着在大地的底层塔耳塔洛斯(Tartarus)生出了黑暗厄瑞玻斯(Erevus;黑暗),在地面上出生了黑夜尼克特(Night;夜晚)。厄瑞玻斯和尼克特兄妹俩结合生下了光明(Light)和白昼(Day)。接着该亚生出了天空,即天神乌拉诺斯(Uranus),乌拉诺斯和该亚结合,成为世界的主宰。他们生下六男六女,即十二个提坦巨神(Titans)。这些巨神彼此结合,生下了日、月、黎明、星辰等许多神。
乌拉诺斯是第一个统治全宇宙的天神,后来被他最小的儿子提坦神克洛诺斯推翻。乌拉诺斯和克洛诺斯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天神。
提坦神克洛诺斯和他的姐妹提坦女神瑞亚结合,生下三男三女,其中最小的就是宙斯。宙斯推翻了父亲的统治后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奥林匹斯山众神的统治。
古希腊神话中的十二主神
宙斯(Zeus):克洛诺斯和瑞亚之子;掌管天界,是第三任天神;以贪花好色著名。
赫拉(Hera):宙斯的姐姐和夫人,美丽的天后;婚姻的保护神,尤其是已婚女人的保护者。
波塞冬(Poseidon):宙斯的兄弟;掌管大海;脾气暴躁,贪婪。
哈得斯(Hades):宙斯的兄弟;掌管冥府,同时也是财富之神;有一顶可以隐身的帽子;残忍,可怕,但很守信。
德墨忒耳(Demeter):克洛诺斯和瑞亚之女,宙斯的姐姐;农业女神。
阿瑞斯(Ares):宙斯与赫拉之子;战争之神;粗暴而嗜血,但并非真正的勇士。
雅典娜(Athena):宙斯与墨提斯结合的产物;智慧女神和女战神;她是智慧、理智和纯洁的化身。
阿波罗(Apollo):宙斯和勒托之子,和阿耳忒弥斯是双生兄妹;太阳神;全名为福玻斯·阿波罗(Phoebus Apollo)
阿芙罗狄蒂(Aphrodite):爱、美和欲望之神;从海中的泡沫中生出。
海尔梅斯(Hermes):宙斯和迈亚之子;众神中速度最快者,神使;盗窃者的守护神,商业之神,黄泉的引导者。
阿耳忒弥斯(Artemis):宙斯和勒托之女,与阿波罗是双生兄妹;美丽的女猎神和月神,青年人的保护神。
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宙斯与赫拉之子,神中唯一丑陋者,但老婆却是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火和锻造之神,为众神制造武器和铠甲;铁匠和织布工的保护神。
关于宙斯
父权制的体现者。宙斯的形象在神话中是不断变化的,他是氏族首领、奴隶主,甚至是暴君的象征。但整体来说,他是权力的象征。他统治着整个世界,被称为“众父之父”、“万王之王”。《伊里亚特》中称他为“全能的”、“无所不见的”、“至高的”、“不可战胜” 的天神。
宙斯之所以成为天神,是经过一番奋斗的。他是提坦神克洛诺斯和瑞亚之子。克洛诺斯知道他将被儿子推翻,于是每生一个孩子就吞下肚子,直到宙斯出生,瑞亚用衣服包裹石头给他吞下,又将宙斯送到克里特山洞中,由两个仙女用蜂蜜和山羊乳喂养长大。后来祖母该亚又迫使克洛诺斯吐出5个儿女,宙斯联合众兄弟在奥林匹斯山与克洛诺斯决战,战争长达10年,最后还是该亚命令放出三个独眼巨神,他们每人给宙斯一样武器,分别是雷、电、霹雳,握有这些武器,宙斯把父亲打下地狱。
宙斯又与兄弟波塞冬、哈得斯抓阄,三人分管天空、海洋和冥府。取胜后的宙斯拥有无上的权力。他与众神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山高千尺,终年积雪,云雾缭绕。在青铜的宫殿中,他们享有人间的献祭,终日饮宴。阿波罗弹起竖琴,缪斯歌舞翩翩,三位时光女神守卫在侧,按时卷起覆盖天宫的云雾,直到太阳的明灯落入大海,才各自歇息。
宙斯说:“在所有永生不死的神中,我是最有权力的;你们可以试一试,只要我执金索的一头,你们大家连同大地和海洋都一起拉起,一切都悬在半空。”
宙斯俯瞰世界,知道神、人的一切事情,能够预知未来。他召开众神会议,裁决、惩罚人和神。比如在特洛伊战争中,他就用雷、电、霹雳干预英雄们作战。
关于赫拉
在正统的希腊神话中,她是宙斯的正妻,这也强调了她的职能,她与宙斯分别是男性与女性因素的代表,是婚姻、生育女神。她的性格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嫉妒,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女性性格的反映。
传说风流成性的宙斯不断地背着他合法的妻子勾引别的女人或女神,众神之母赫拉从没有背叛过她的丈夫。在忠于爱情的同时,赫拉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女人,她憎恨每一个与她丈夫有亲密关系的人,她利用她的权力和地位惩罚那些女人。赫拉的嫉妒心强到了可怕的境地,她不仅不放过自己的情敌,对于与情敌有关的事物也难以忍受。
有个名叫埃葵娜的王国,因为与她争风吃醋的情敌同名,她给全岛送去可怕的瘟疫。凡间的女子安提戈涅长得很美丽,特别是她一头的卷发十分动人,以至于她兴起了与天后比美的念头。天后在盛怒之下,把她的头发变成了毒蛇,还是宙斯发善心,将她变作一只仙鹤的模样,可怜的姑娘从此只能在水中看到自己的模样了。
赫拉把宙斯的情人伊俄变成母牛,又派大牛虻叮咬她,使她受尽苦难,不得不逃离希腊。赫拉还将酒神狄俄倪索斯的母亲塞墨勒烧死,孕育中的胎儿后被宙斯救出,被缝进宙斯的身体得以出生。赫拉还迫害过阿波罗的母亲勒托,不让她在大地上分娩,所以太阳神阿波罗和月神阿耳忒弥斯这对双生兄妹是生在得罗斯岛上的。
传说有一次,赫拉因仇恨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想把他置于死地,为此被宙斯用金链缚住双脚,挂在空中,惨遭鞭打,之后她才不那么霸道了。
关于雅典娜
这是一个发展的形象,最初是许多地方的主神,后来她性格中的伶俐智慧一面更为突出。她是雅典城的保护神,被看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中希腊天才的代表。
关于她的出生充满着神奇。她是智慧女神墨提斯和宙斯所生,宙斯因为害怕他的后代将比他更强大,在智慧女神怀孕时,将她吞入腹中。当雅典娜发育成熟时,宙斯头疼欲裂,匠神赫淮斯托斯用斧头劈开宙斯的头颅,全身披挂的雅典娜大喊着从宙斯的头里跳将出来。她是威力和聪明智慧的化身,是处女神,备受宙斯宠爱。
雅典娜体态婀娜,蓝眼明眸,聪颖智慧,她教会古希腊人织布、造车、冶炼、雕刻,发明犁耙,驯服牛羊,她同时是园艺女神,能使果树丰产,还能使子民青春不老。战争年代她更是能够赋予人们勇武精神与胜利的战争女神。她还帮助过多位古希腊英雄:伊阿宋在她的帮助下建造了阿尔戈斯船,完成了取金羊毛的航程;佩尔修斯在她的帮助下割下了女妖美杜莎的头;赫拉克勒斯完成了伟大的功绩;奥德修在海上漂流10年后,也是靠她的庇佑才得以返回故乡。
雅典娜还是雅典的保护神,这个地位的获得是经过一番自我努力的。她与叔父海神波塞冬争夺雅典城,众神表示,谁能够拿岀一样对雅典有益的东西就可获得该城。波塞冬用三叉戟敲击城头的岩石,从中跳出了一匹战马,这是战争的象征;而雅典娜用她的长袍敲一敲岩石,那里长出了一株油橄榄树,这是和平的象征。从此,她成为雅典的保护神。
至今残留的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就是供奉雅典娜的神殿,帕特农神庙之名出于雅典娜的别号Parthenon,意为“处女”。她还是法律和秩序的保护神,雅典著名的阿雷奥帕格法庭就是由她建立的,在此她投下关键的一票,判决杀死母亲的阿伽门农之子俄瑞斯忒斯无罪。
关于阿波罗
在诗歌与艺术中表现为光明、青春和艺术之神,他掌管缪斯众女神,也是太阳神,因为他从来不说谎,也被称作真理之神。
他擅长七弦琴和射箭,传说他曾经嘲笑小爱神厄洛斯背着的弓箭如同孩子的玩具,小爱神很生气,就向河神的女儿达芙妮射出逃避爱情的铅簇箭,而向阿波罗射出了追求爱情的金簇箭,使阿波罗不可遏止地爱上了达芙妮,女神却十分厌恶他的追求;一个深情地追求着,一个拼命地逃避着,当阿波罗就要追上达芙妮时,她向父亲求救,河神听到了女儿的呼叫,把她变成了一株月桂树。
只见达芙妮的秀发变成了树叶,手腕变成了树枝,两条腿变成了树干,两只脚和脚趾变成了树根,深深地扎入了泥土中,不变的只是她那摇曳的风姿。阿波罗懊悔万分,伤心地抱着月桂树哭泣,依然深爱着她。他痴情地说:“你虽然没能成为我的妻子,但是我会永远地爱着你。当我获得胜利时,我要用你的枝叶做我的桂冠,用你的木材做我的竖琴,并用你的花装饰我的弓。”象征胜利者荣誉的“桂冠”由此而来。
在希腊民族的一些支系中,阿波罗是他们的主神,关于他的节日,往往是春天到来,庆祝万物复苏。
他的率生姐妹阿耳忒弥斯,罗马名为狄安娜,是与阿波罗相对应的女神,是处女猎手、月亮女神、自由女神,在希腊崇拜阿波罗的地方也同样崇拜她,她精力充沛,展示着青春四溢的肉体,是向禁欲主义挑战的灵感源泉。提香、科罗的名画取自狄安娜与阿克泰翁的故事。
关于狄俄倪索斯
葡萄种植的保护神,酒神与狂饮欢乐之神。他是一群喧喧嚷嚷的女祭司和森林之神的首领,也是戏剧的恩主。根据亚里士多德《诗学》记载,悲剧起源于祭奠狄俄倪索斯的庆典表演,每年春季葡萄发芽和秋季葡萄成熟季节,古希腊人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古希腊戏剧就是由表演仪式逐渐演变而成。
酒神的出生极为险峻。传说他是宙斯和塞墨勒的儿子。塞墨勒是忒拜公主,宙斯爱上了她。天后赫拉十分嫉妒,她变成公主的保姆,怂恿公主向宙斯提出要求,要看宙斯真身,以验证宙斯对她的爱情。
宙斯拗不过公主的请求,现出原形——雷神的样子,结果塞墨勒在雷火中被烧死,宙斯抢救岀不足月的婴儿狄俄倪索斯,将他缝在自己的大腿中,直到足月才将他取出,因他在宙斯大腿里时宙斯走路像瘸子,因此得名“狄俄倪索斯”即“瘸腿的人”之意。为了逃避赫拉的迫害,他出生后被姨妈送到森林里,抚养他的是一位森林之神醉翁,因而酒神走到哪里,就把狂饮和歌声带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