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2 13:45 北京考试报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里,几乎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一位面容清秀的女大夫拄着拐杖走进中医科。一见到她的身影,很多熟悉的病人便围上去,有的搀扶,有的拎包,有的问候……这位受人欢迎的医生,就是同仁医院中医科主任支楠——一位从自考生中走出的“三好”大夫。
过关斩将,好学制胜
支楠生于湖南,3岁时随父母到北京。幼年时,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一场大病夺去了她最宝贵的健康,一条腿落下了残疾。残酷的现实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烙上痛苦的印迹,但她从未向命运低头。
支楠钟情中医有着家学渊源,从她外祖父那辈起,前五代都是中医。所以从小耳濡目染了解一些中医知识,在父母引导下选择了从事中医的人生之路。很小时,家里收藏的手抄线装医书成为她的最爱。上初中后,她已经能够熟背十二条经络及常用中草药……,阅览一本本小书成了支楠打发闲暇时间的最好消遣。
1975年,支楠很幸运地被送到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后就职于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科。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身体却再次成为支楠上大学的障碍,万分失落的她,终于在7年后等到了自考中医专业开考。她就像久旱逢甘霖的小树,一心扑在求知上。白天出诊,下班后在诊室学习,这会儿是她最愉悦最充实的时候,一学就到晚上九十点钟,第二天又精神饱满地去上班。
受身体条件限制,支楠几乎没有上过自考辅导课,凭着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大专、本科共26门课程,并顺利通过临床技能考试。自考没有复习范围,支楠自学经验是8个字:阅读、理解、归纳、记忆。阅读就是章章看,节节看,犄角旮旯都不放过;理解是深刻理解知识精髓及含义;归纳是认识知识点间的相关性,总结横向串联;记忆是在阅读、理解、归纳的基础上记忆。凭着这样的精神和方法,她考一门过一门,从没“挂过科”。
悬壶济世,全凭医道
支楠笑称,自己是孔门的关门弟子。1990年,她正式拜名医孔嗣伯为师。在那么多人中,孔老为何偏偏选中了支楠呢?除了觉得她好学外,热爱中医,人品好是孔老最看重的。拜师前,支楠和孔老坐了六七年对桌。孔老是专家,挂他号的人很多,病人往往大半夜就来排队。只要孔老出诊,支楠都主动在一旁学习抄方,端茶倒水。经常到下午一两点,孔老看完病人,她才去吃午饭。几年下来,她帮着孔老抄的方子有厚厚的一摞。多年相处,让他们对彼此都有了深入了解,拜师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拜师3年间,除发表论文、参加考核外,支楠还拿到了北京市继承工作奖励基金二等奖。
有了知识的武装,支楠面对疑难病症,也能得心应手。一个女孩儿来自山东日照,身体发育有问题,岁数不小的她看上去还像十三四岁。不想让孩子吃激素的母亲在协和医院病人聊天中听到了支楠大夫,就找上门来。支楠用在自考中学到的中西医理论知识为她治疗。一段时间后,小女孩不但病全好了,人也胖了、壮了、高了,痊愈后上了医学院,毕业后做了神经内科医生。至今,她每一两个月都来看支楠一趟。她的母亲患慢性结肠炎,也来找支楠诊治,全家都和支楠成了好朋友。
扶危济困,做个好人
为保证远道而来的病人都能看上病,支楠不顾自己身体不好,常常很晚下班。她说,病人患病,身心上都很痛苦,而医生的一句关怀可能胜过10剂良药。
国庆假期的一天晚上,支楠家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原来是同仁医院南区ICU病房接了一位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经过3天治疗,病人仍旧腹胀、高烧不退,情况十分危急。
支楠二话不说,马上披上衣服,赶往医院。看过病人后,她开出了处方,因病人对北京人生地不熟,又是晚上,支楠马上让爱人带着病人家属去药店抓药,又请药店代煎。由于治疗及时,病人病情很快转好。当病人家属再次见到支楠时,激动得连声说“谢谢”。
类似这样的情况,支楠遇到过很多次,而提起这些,她只是淡淡一笑。在她眼里,自己只是尽了作为一个医生的基本职责而已。
自考365
2018-04-04
自考365
2019-01-01
自考365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