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9 10:54 自考365
2012年10月自考新闻专业开考《新闻伦理与法规》。这门6学分的课程理论性较强,需要考生深入理解掌握的概念,观点较多,也较难;同时涉及到一些知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光依靠死记硬背是无法掌握的。这些都给考生学习掌握这门课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考生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理解,对所学知识真正地理解掌握了,才能够考出满意的成绩。
《新闻伦理与法规》共12章,1到6章讲授新闻伦理;7到12章讲授新闻法规。两部分知识内容之间相对独立,没有关联。相对而言,新闻伦理部分理论性强,学习难度较大;新闻法规部分相对比较容易掌握。
第一章 新闻的道德概述
本章阐述了新闻道德的涵义、新闻道德的社会作用;并就道德的本质问题是优良道德的制定,以及有关“应该”的概念和认识等问题作较为详细的论述。本章的学习过程中要求理解掌握涉及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分析。本章理论性很强,一些概念的理解很吃功力,尤其围绕“应该”这一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知识,掌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节,新闻道德的涵义。重点掌握非道德≠不道德(不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别);为什么说新闻从业人员更要注意道德修养;
第二节,新闻道德的社会作用。掌握新闻道德的四大作用,重点掌握新闻道德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调节作用及新闻道德对新闻工作者的自我调节作用。
第三节与第四节,是本章的重点节,这两节知识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考生认真钻研才能够掌握。尤其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新闻伦理的“善”与“恶”的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对“善恶”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这两节需要掌握的难点,重点有:内在善,手段善,必要恶以及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涉及到“应该”概念的一系列知识以及道德应该与非道德应该的区别等,需要考生结合教材提供的案例认真思考,刻苦钻研,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内容。
第二章 新闻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本章回顾了新闻道德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着重分析了近代新闻道德规范发展及其主要内容。学习本章要注意把握新闻道德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对新闻道德发展的重点时期及内容进行理解和记识。本章内容相对简单,需要掌握的知识难度不大。本章需要掌握我国先秦著子提倡的“诚”“信”“实”“公”的原则,我国近代报人对新闻道德的认识,以及马克思无产阶级新闻道德的思想。
第三章 新闻传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则
本章阐述了新闻传播应遵循的的善恶总道德原则;诚实;中庸道德规则,以及新闻事业担负着伸张社会正义的责任等等。要求在理解掌握原理的同时,能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加以运用。
这一章是新闻伦理部分的重点章,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不仅重要,而且既多又难,需要考生刻苦钻研才能够掌握。同时要指出的是,本章的知识是第一章知识的继续,如果没有很好掌握第一章的知识,那么是无法很好掌握本章的知识的。
第一节,道德总原则。本节需要掌握道德行为的四大类分类;三大善原则,三大恶原则;重点是要会运用以善恶境界来分析新闻行为。
第二节,公正。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公正的含义;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做到公正。
第三节,采访报道中的人道主义空间。需要掌握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如何体现“人道主义”原则;为什么在悲剧事件报道中要有“同情心”;
第四节,传播信息的道德规则——诚实。本节是本章的重点节,知识有难度。需要重点掌握诚实的道德价值;理解为什么说诚实与欺骗是道德规则不是原则;其中“人们在任何情况下是否都应该诚实,而不应该欺骗呢”的问题需要重点理解掌握。
第四节,新闻采访中的中庸之道。需要掌握中庸价值,以及中庸之道在隐身采访中的应用;新闻记者隐身采访扮演社会角色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应该遵循的四原则。
第四章 新闻道德评价
本章分析了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评价关键——良心和名誉问题。详细论述了良心与名誉的作用及其作用原理。要求在全面理解各节所述概念的同时,能自觉地将其运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本章也是重点章,其中良心与名誉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学习的难点与重点。
第一节,新闻工作者的良心。需要掌握新闻工作者的良心包含的内容以及一个人的良心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节,新闻工作者的名誉。需要掌握新闻工作者的名誉包含的内容;重点掌握与理解新闻工作者良心与名誉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良心与名誉的作用。这一节知识理解有难度,需要钻研才能够掌握。其中人们为什么要昧良心办事;良心是否有利于自己;为什么人们都盛赞良心,而不盛赞名誉;为什么名誉使人遵守道德的力量往往大于良心;等等是需要考生重点理解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都有较大的难度,理解掌握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反复阅读教材,反复动脑筋理解。
第四节,良心与名誉的评价依据。动机效果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运用动机效果具体分析新闻传播活动时要注意的问题是需要考生掌握的两个重点问题。
第五节,良心与名誉的真假对错。需要掌握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中存在的两组矛盾,一个是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之间的矛盾,一个是主观认知与客观效果之间的矛盾;学会用案例来分析良心,名誉的真假对错。以上两个问题理解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反复阅读教材,认真钻研才能够掌握。
第五章 新闻道德内容及实现
本章论述了新闻工作者的品德结构和影响新闻工作者品德的外部因素;另外还概括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遵循的道德内容以及探讨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如何做才能实现其道德理想。本章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掌握应该没有什么困难。
第一节,新闻工作者品德的结构。新闻工作者品德包括新闻道德认识,新闻道德感情,新闻道德意志,这三者的具体内容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品德的基本两要素,为人民服务的五原则,实事求是包括的三方面内容,都是需要考生掌握的知识。
第二节,影响新闻工作者品德的外部因素。外部要素包括财富分配,政治环境,道德优良,科技发展四因素以及具体内容。
第三节,新闻工作者的品德培养。道德教育及道德修养的各四大方法,其中需要重点掌握“学习”的重要性。
第六章 新闻道德的失衡与错位
本章分析了目前新闻事业存在的五种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性,危害最严重的道德失衡与错位的问题,并归纳列举了种种现象。其中需要重点掌握新闻媒介格调不高,品位地下;题材媚俗,远离大众;有偿新闻;恶性竞争以及如何理解贪图享乐追求安逸乃新闻工作者大忌等问题。
自考《新闻伦理与法规》考前辅导(二)
第七章 新闻传播法律制度
本章分析了新闻传播法律制度的特点,并历史地分析了新闻自由观念、解释和说明了当代西方新闻自由与新闻法制。要求考生在扩展知识领域的同时,能客观地认识新闻道德法律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新闻传播法制及调整对象。需要一般掌握我国新闻法的构成,新闻法律调整对象,新闻政策与新闻法律的区别等内容。 第二节,宪法言论,出版自由的基本精神。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节,要重点掌握围绕“新闻自由”理论展开的一系列知识,包括新闻自由理论的提出;新闻自由理论的含义;对新闻自由理论的评判;新闻自由理论的宣传作用;新闻自由理论被“社会责任论”所替代;等等。对于教材中介绍的众多专家学者关于新闻自由理论及社会责任论的论述观点,考生大致阅读了解就可以了。
第三节,西方当代新闻自由与新闻法制。需要掌握: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理论包含的四方面内容;爱莫生的“表达自由”理论的社会价值;由“表达自由”发展到“自我统治”理论包含的内容。
第八章 中国新闻法制历史
本章回顾概括了中国新闻法制历史,并对清末报律、民国时期的新闻法状况作了重点论述。要求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客观地认识相关问题。本章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少,也没有难度,都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考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主要有:清末三大报律;清末报律在实施方面的特点以及作用;民国期间四大新闻法以及此时期新闻法的特点;中国现行新闻传播法律体系特点。
第九章 新闻传播与刑事违法
提醒考生注意的是:第九章论述的是刑事违法,第十章论述的是民事侵权;一章是“违法”,一章是“侵权”,两章内容有着严格的区别,又有密切的关联,比如同是“诽谤”行为,有的“诽谤”属于刑事犯法,有的“诽谤”属于民事侵权。考生可以把这两章知识放在一起来学习掌握,既掌握两章知识内中的关联,又掌握两章知识内中的区别。
本章分析了新闻传播活动与刑事违法问题,并从新闻工作者与职务犯罪、新闻工作者应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新闻活动与刑事诽谤罪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一节,新闻从业者的职务犯罪。介绍了三种新闻从业者职务犯罪的表现,重点掌握非法出版行为的犯罪。
第二节,维护国家安全。本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禁止煽动危害国家的言论,一部分是泄漏与非法获取,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禁止煽动危害国家的言论”包括四种犯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以及煽动群众抗拒法律罪;要求考生掌握这四种罪的具体内容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泄漏与非法获取,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要掌握新闻单位的保密制度及违反国家保密法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包括的“禁止淫秽,色情的内容”及“禁止宣扬邪教和其他危害社会的内容”两方面。
第四节,刑事诽谤。要区别“诽谤”的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的不同之处;掌握刑事诽谤构成要件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十章 新闻传播与民事侵权
本章概括归纳了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民事侵权成立四要件,着重探讨了新闻传播与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两大问题,并就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进行说明。
第一节,新闻侵权责任构成要件。需要掌握新闻侵权构成四要件——损害事实,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的违法性——的内容。重点掌握“行为人的过错”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掌握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对象,方式,以及侵害名誉权抗辩的三大理由;其中对诽谤与侮辱的区别——诽谤是贬低他人某一方面或者若干方面的社会评价,造成名誉减损;侮辱是贬损他人整个人格和人格尊严——以及新闻诽谤的具体特点是需要学习掌握的重点。
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要掌握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方式,侵害隐私权的抗辩理由;重点掌握隐私权与名誉权五个方面的区别。
不同之处 |
隐私权 |
名誉权 |
保护客体 | 个人与社会无关的私人生活区域 | 人格正常社会评价 |
构成要件 | 以当事人主观愿望为转移 | 以散布虚假事实为特征,以当事人主观愿望无关 |
保护范围 | 个人与社会生活无关而又不愿意公布的私人生活 | 个人的真实社会表现,应受到公正的评价 |
承担责任方式 | 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 停止损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
新闻传播角度分析 | 传播内容的公开性,透明度须有一定限度 | 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
第四节,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掌握新闻侵权行为的主体以及新闻侵权行为承担的责任三种方式。
第十一章 广告传播法规
本章阐述了广告传播相关法规,包括广告的一般准则和特殊商品的广告准则。并就新闻与广告必须严格区分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本章知识比较简单,学习掌握没有什么难度。
掌握广告的一般准则,包括禁止性传播内容及广告发布形式的规定;特殊商品的广告准则,其中以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规定为重点;重点掌握新闻与广告的五大区别。
新 闻 |
广 告 |
必须客观公正 | 自我宣传 |
取舍取决于新闻事实固有的新闻价值 | 只要广告主付费即可发布(不违法) |
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信息需求 | 实现广告主推销自己产品(服务) |
是从客观的新闻事实产生的 | 按广告主主观意图制作 |
公益行为 | 市场行为 |
第十二章 政府对新闻媒介的管理及其规定
本章阐述了我国政府对新闻媒介的管理规定,主要包括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政府对报纸、期刊的管理规定;政府对广播、电视业的管理规定以及对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管理规定。本章内容比较容易掌握,知识点也不多。
特殊新闻与信息的发布包括重要政务新闻,有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作品,汛情,疫情,震情,核事故及气象预报发布时要注意与遵守的规定;重点掌握重要政务新闻发布注意事项及证券信息和新闻发布应该遵守的五原则及具体内容。
报刊管理的基本制度及报刊主办单位的职责,对报刊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广播电视管理的特点及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的具体内容。需要重点掌握互联网发布和转载新闻需要具备的条件。
《新闻伦理与法规》试卷的题型是固定的,多项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名词解释题2小题,每小题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8分;应用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3分。
一、多项选择题
从历年试卷来看,多项选择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多项选择题中的判断题难度更大些。
例一: 以下关于“应该”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非道德应该,是行为符合道德目的的属性
B、道德应该具有可普遍化,成为每个人的应该
C、“应该”是行为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
D、 非道德应该具有可普遍化
E、 新闻理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新闻传播主体“应该”怎样或“应当”如何去做的问题
分析:这道多项选择题有较大的难度。新闻理论中的“应该”理论本身理论性很强,涉及到教材第一章第三节,第四节的众多知识,而且这些知识都比较难于理解。
“A”、教材8页,“应该”分为“道德应该”与“非道德应该”,道德应该是行为符合道德目的的属性,非道德应该是行为符合个人目的的属性。根据这段论述,A说法不正确。
“B”、教材23页,道德应该具有“可普遍化性”,非道德应该不具有“可普遍化”。B说法正确;
“C”、教材18页,行为的善便是应该,善行为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便是“应该”;恶的行为不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便是“不应该”。C说法正确。
“D”、在分析B时,我们已经知道了D说法不正确;
“E”、教材9页,从本质上看,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新闻传播主体“应该”怎样或“应当”如何去做的问题。E说法正确。
例二:关于新闻工作中的利用职权之便收受贿赂与收受礼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性质基本相同
B、受贿违反的是刑事法律,会给新闻单位管理和社会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C、收受礼金目前仍然属于不正之风的范畴
D、新闻工作者收受贿赂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犯罪行为
E、收收礼金主要侵害的是新闻队伍的廉洁性,一般还不会给社会造成另外的物质损失
分析:这道题虽然也是判断题,但是只是涉及到教材第九章新闻从业者的职务犯罪中“收贿行贿”一小部分的内容,因此与例一相比较,这道题比较容易些。
教材248页专门讲述了收受贿赂与收受礼金之间的区别,考生只要认真阅读掌握了这一页的知识,应该比较容易地回答出此道题。
说法正确的:B.C.D.E;
例三: 当前新闻媒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 缺乏竞争 活力不足
B、设备陈旧 形式单一
C、语言粗俗 文风欠佳
D、不负责任 信口开河
E、平庸轻浮 矫揉造作
分析:这道题考核第六章新闻道德的失衡与错位中“社会公器变成私人表达空间”中的内容,相对比较容易。
AB两项中缺乏竞争,设备陈旧不是目前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目前新闻媒体在新闻伦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是C,D,E。
二、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一般都考核概念,定义。考生要注意的是:概念,定义掌握一定要准确,尤其要注意核心内容,核心词。
例四:名誉权。
分析:名誉权与隐私权是教材第十章新闻传播与民事侵权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名誉权包括三方面内容: 1,是针对自然人,法人两部分人;2,他们所应该享有的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3,有权要求别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
例五:有偿新闻。
分析:这是教材第六章新闻道德失衡与错位中的重要概念。有偿新闻包括三方面内容:1,以金钱或实物为中介;2,买卖新闻;3,双方捞取好处,实惠。
三、简答题
分析:简答题一般都是考试大纲中规定需要掌握与理解(领会)的重点知识。简答题如果是6分,则只需要回答出知识点就可以了,《新闻伦理与法规》试卷简答题是8分题,需要考生在回答出知识点的基础上再适当加以展开论述。
例六: 如何正确理解舆论监督中要“与人为善”。
教材在第一章第三节优良道德制定方法——“应该”的概念体系中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相关“内在善”“外在善”两个概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如果考生对“内在善”“外在善”(手段善)概念没有理解掌握,则是无法回答出这一问题的。
参考答案:“舆论监督要与人为善”的“善”是手段的善,强调的是监督的方式方法——以批评的方式教育人,以改正错误,解决问题为目的。这是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新闻工作者掌握媒介权力,左右着社会舆论的形成,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一定要出于公心,同时要采取批评的方式方法,以督促人们端正思想,纠正言行,改进工作为目的,促使问题向积极方向转化。
四、应用分析题
也称为案例题。这类题分值都比较高,一般来说难度比较大,要求考生在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分析处理试卷所给定的案例。这里要强调的是,分析案例题不能够天马行空,任意发挥,必须依据教材内相应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发挥。
可采取三个步骤:第一步:认真阅读案例,先要清楚案例所提供的具体内容;第二步:根据案例的内容调出教材中相应的理论知识;第三步,结合案例的具体情况,用相应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分析,解答。
例七: 某女在本单位值班,有歹徒闯入,对其加以侮辱,并抢走戒指一枚。该女报警,并向亲友称遭受抢劫,而隐匿了受辱之事。警方破案,某报予以报道,除了颂扬警方成绩之外,还描述了事件的经过,对歹徒侮辱该女子的行为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注明了该单位的名称。新闻见报后,单位群众议论纷纷,该女子的丈夫要将她逐出家门。该女子走投无路,将某报告到法院。
请用新闻媒介应该尊重公民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两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隐私权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又不愿为他们所知晓的或者不愿受他们干扰的私人事项。我国明文规定禁止擅自公布和宣扬他人的隐私,尤其是妇女隐私权益的保护。该报在传播过程中注明了该女子单位的名称,并且未经同意擅自公布,宣扬了该女子的隐私,构成了对该女子名誉的损害,法院应该支持该女子的申诉,判处该新闻单位与记者承担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对该女子进行精神抚慰,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等。
自考365
2018-04-04
自考365
2019-01-01
自考365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