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365-自考学历培训

在黑夜里寻找阳光

2011-11-15 09:22    北京考试报

  我轻轻地敲门,门里的脚步声很快变得清晰,以为她的办公室很小,门开了,我却发现这是间拥有很多隔间的大办公室,她是从最里面十几米外的隔间里走过来的。“你敲门的声音太小了,换做别人根本听不到。”也许正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当上天夺走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必然要用其他的馈赠补偿。超长的听力以及注意力,甚至是不用视力就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找到任何东西的“第六感”,正是上天给这个先天失明者的补偿,除此之外,还有一段平常人很难经历的精彩人生。她就是优秀盲人自考生李珍,一个在漫漫长夜中,用点点星光追寻光明之路的旅人。

  70盘磁带与两米高的笔记

  从小学到初中,李珍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毕业后就被推荐到盲文出版社参加校对工作。然而初中的文化水平经常让她感觉力不从心,可在80年代,很少有学校的大门为这样一位盲人女童敞开着。得知北京市自学考试残疾人也可以参加时,从小喜爱文学的李珍就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李珍的丈夫曾经这样形容妻子:“在现实生活中,妻子想做成一件事情,都要比常人花费更多的精力,经受更多的考验,但她从没有因此退缩过。”而参加自考,却让她遭遇了人生中最难以想象的困难。

  李珍遇到的第一困难就是没有盲文教材。她只好请家人、同事、同学帮忙把教材念一遍录入磁带。几年下来,李珍共请别人录制了70多盘磁带。然而仅靠听,很难对知识有深刻印象。于是,她自己亲手将笔记扎在一张张盲文纸上。1800多个夜晚,李珍几乎都是在扎盲文的“嚓嚓”声中度过的,直到胳膊酸了,腿疼了,头抬不起来了……几年下来,她所扎成的教材摞起来竟有两米多高。

  有人认为,写盲文笔记的过程就像正常人写字一样,可以加深记忆,可李珍对此摇了摇头。由于书写形式特殊,记笔记时,能留在印象中的只有单个的字词,根本无法记住完整的句子。因而,每记完一段笔记,她都要重新用手指摸着笔记复习一遍,每天晚上近12点才复习完当天的功课。普通考生复习教材基本只用视觉,没有视觉的李珍,只能用听觉和触觉来完成复习。

  87分的北京单科第一

  自考作为一项水平考试,很多考生拿到60分就满意了,可李珍对自己的要求却很高,在她的成绩单上,找不到任何一门不及格的科目,70分以下的科目也仅有一门,1993年,甚至考出了单科87分的北京市最高成绩。很多次,李珍都对自己的成绩感到难以置信,一个失去视觉的人,能比普通考生考得还好?还是评卷老师有意眷顾她?

  直到有一次,评卷组找来4位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家对她试卷的评卷结果进行鉴定。经过细致评审,4位专家一致表示,对李珍试卷评阅的结果完全客观、公正,评卷过程完全按北京市的标准执行,绝无任何人为因素,这才让她肯定了自己。每当提起那些值得骄傲的成绩,她清楚这些成绩背后有怎样的付出。

  盲人参加考试,面临的障碍不仅来自视觉的缺失,还要应对由视觉障碍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由于先天失明,李珍从小根本没学过汉字,可非要通过文字学的课程不可。除了把理论知识背熟之外,她还逼着自己通过特殊的工具反复地“描”汉字,用肢体记忆强记下了200多个汉字的字形,再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专科毕业后,李珍还攻克本科段绝大多数课程,只是因为以当时的条件很难满足一个盲人从“A、B、C”重新学英语的需求。虽然无缘学士学位令她不免遗憾,但那每一门高分通过的课程,都让她收获宝贵的自信:“正常人能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做,甚至能做得更好。”除此之外,通过自考获得的文化素养以及学习能力,也让她在生活和工作中受益匪浅。

  每天为盲人编校3万字

  李珍的工作、生活现在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自考结束后,她仍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后来又很快掌握了计算机操作。借助语音辅助系统,她可以和常人一样快速地完成各项操作,发飞信、浏览网页、下载歌曲都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她可以通过特殊的设备进行以往需要手工完成的工作,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虽然每天单位规定的校对工作量不到2万字,可她却常给自己加码到3万字。

  谈到校对盲文书籍,除了“神圣”二字,李珍找不到其他词汇来形容。她说,自己能通过自考,很大一部分要感谢家人、朋友的帮助。对于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她一直是抱着这样感恩的心态,因而回馈社会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在她经手校对的众多盲文读物中,既有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汉语盲文》这样编校难度极高的汉语双拼盲文书,也有填补盲文出版历史上空白的《现代汉语小词典》(盲文缩编版)。李珍为了让和自己一样的失明者能获得更多的读物,经常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地参与校对、审核。业余时间,她还承担起为出版社培养新人的工作。而今李珍早已成为单位里的业务骨干,并获得了中国残联“十一五”优秀人才称号。

  除了用自己的工作直接造福盲人,回馈社会外,李珍觉得,自己人生价值中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证明了盲人通过自己的奋斗,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快乐地生活与工作,为社会和自我创造价值,为残疾人树立起健康、阳光的形象。盲人的生活并非一片黑暗,点点星光也可以照亮通往黎明的方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明后,她还想把这片光明分享给更多人。

分享到:
相关资讯
更多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