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2 天津招考资讯网
课程名称:旅游经济学
课程代码:0195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门课系统地介绍了在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旅游供求矛盾的产生、表现及调节,阐述了推动旅游经济顺利进行的三方面利益的满足问题以及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发展模式。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掌握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正确分析和管理旅游供求矛盾,懂得如何实现各利益主体的满足,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中实现旅游经济的顺畅发展。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旅游产品的有关概念和特征,了解旅游供求矛盾的产生、表现及调节机理,掌握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政府利益的最大化满足原理,理解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发展模式的有关理论。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它是从经济这个侧面来研究旅游活动的学科,所以它与旅游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法学、旅游地理学等成平行关系,而与旅游市场学、旅游饭店管理、旅游管理学等成纵向关系,即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认识旅游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识记: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一般)
理解: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次重点)
(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识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次重点)
理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一般)
识记: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第二章 旅游产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构成内容,理解旅游产品的特性,能利用旅游产品构成的内外部关系,说明现实问题。本章为学习的重点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与构成
识记:旅游产品概念及构成内容。(重点)
理解:旅游产品构成的互补关系和互代关系及其运用。(重点)
(二)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理解:旅游产品价值决定的特殊性。(次重点)
(三)旅游产品的特性
应用:旅游产品特殊性及其运用。(重点)
(四)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
识记:旅游产品开发的含义。(一般)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旅游需求及旅游供给的概念、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旅游需求及旅游供给弹性,了解旅游需求指标及我国旅游供求关系发展演变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需求
理解:旅游需求(次重点)、旅游需求规律(重点)、旅游需求弹性与弹性系数(重点)、旅游需求指标(次重点)
识记:决定旅游需求的因素、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重点)
(二)旅游供给
理解:旅游供给(次重点)、旅游供给的内容(重点)、旅游供给规律、旅游供给弹性及弹性系数(重点)
识记: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次重点)
(三)中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
识记:中国旅游供求关系发展的阶段性。(一般)
第四章 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认识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规律与特点,了解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供求矛盾及其表现,掌握旅游价格调节和市场竞争调节的机理,对旅游价格和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目标、策略和手段有清楚的认识,理解宏观调控对旅游经济运行的作用及宏观调控的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与特点
识记: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一般)
(二)旅游市场调节
识记:旅游供求矛盾的市场表现(次重点)
识记:旅游价格的概念和构成(次重点)
理解:旅游价格的制定过程(重点)
理解:旅游价格的影响因素(一般)
理解:旅游价格制定的目标与策略(重点)
理解:旅游差价与优惠价的概念及异同点(重点)
识记:旅游市场竞争的目标(次重点)
应用:理解并运用市场竞争策略(重点)
(三)旅游经济的宏观调控
理解:旅游宏观调控主体、对象和内容(次重点)
第五章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旅游消费的性质、特点与构成,了解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的分析方法及其在旅游消费决策中的运用,识记旅游消费效果的含义及有关评价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消费的性质与特点
识记:旅游消费的概念和性质(重点)
理解:旅游消费的特点(重点)
识记:旅游消费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
(二)旅游消费构成
理解:旅游消费结构的概念与分类、影响的因素、消费结构合理化的要求(重点)
(三)游客效用满足最大化
理解: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原理(重点)
(四)旅游消费效果评价
识记:旅游消费效果的含义。(一般)
理解:评价旅游消费效果的原则。(次重点)
第六章 旅游经济效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旅游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研究内容,理解旅游经济运行产生的乘数效应和漏换现象,理解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估与测量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经济效益的涵义和范畴
识记:旅游经济效益的含义、旅游经济效益的研究范畴。(次重点)
(二)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
识记:乘数及旅游收入乘数的含义。(重点)
理解:旅游收入的乘数作用及其发生机制。(重点)
理解:旅游漏换含义及途径。(次重点)
(三)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估与测量
理解:损益平衡分析法、目标利润分析法。(重点)
识记:最佳利润点。(一般)
应用:成本结构和经营杠杆率及其计算。(重点)
第七章 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当前关于旅游产业构成的看法,掌握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基础知识,理解旅游产业政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产业的构成
识记:旅游产业的构成。(一般)
理解:旅游业构成的理论分析。(次重点)
(二)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识记: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特性。(一般)
理解:旅游产业结构含义及其优化。(重点)
(三)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识记:产业政策的特点。(一般)
理解:产业政策分类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重点)
理解: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重点)
第八章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识记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及主要特征,理解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和比较,掌握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以及在其指导下不同的旅游业发展类型的主要特征,正确认识它们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了解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制定的依据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识记: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及类型。(重点)
理解: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和主要特征。(重点)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识记:我国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一般)
理解: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般)
识记: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次重点)
(三)世界旅游经济发展与趋势
识记: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一般)
(四)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重点)
识记: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层次。(次重点)
理解: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次重点)
理解: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重点)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应用”一般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其中“简单应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旅游经济学》 林南枝、陶汉军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考生自学时,应先阅读本大纲所列各章中的考核点和考核要求,以便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掌握课程内容。
2. 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认真阅读指定教材,把握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 在自学每一章节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避免没有理解情况下的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善于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 自学中,对每章后面的思考题和案例要仔细思考和练习,以加强对每章内容的理解。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 辅导时,就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 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 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 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助学学时不少于90学时,建议分配如下: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 | 2 |
2 | 旅游产品 | 14 |
3 | 旅游需求与供给 | 12 |
4 | 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 | 16 |
5 |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 10 |
6 | 旅游经济效益 | 12 |
7 | 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 10 |
8 |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 14 |
合计 | 90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5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约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本课程较合适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
6.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
1. 填空:
旅游季节差价是指______由于______而形成的价格差别。
2. 单项选择题:
在旅游企业经营中,若MR=MC,则说明( )
①促销不利 ②收入最小 ③利润最小 ④利润最大
3. 多项选择题:
旅游消费的特点是( )
①多样性 ②综合性 ③不可转移性 ④地域性
⑤人际关系突出性
4. 判断题:
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是相对的。
5. 名词解释题:
旅游需求
6. 简答题
简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7. 论述题
如何理解旅游收入乘数效应及其意义?
8. 计算题:
服务项目 | 客房 | 餐饮 | 购物品 | 服务 |
产量 | 200间 | 1200份 | 400件 | 600次 |
单价 | 50元 | 10元 | 15元 | 5元 |
单位变动成本 | 20 | 5 | 10 | 1.5 |
单位边际贡献 | ||||
边际贡献率 | ||||
销售收入 |
自考365
2018-04-04
自考365
2019-11-01
自考365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