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365-自考学历培训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模拟题

2006-09-02 16:04    

成绩查询

  论述部分简要答题要点:

  一、试述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答:1、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必须明确;2、指标体系的内容必须全面、系统;3、指标体系要层次清楚、联系紧密;4、指标体系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二、试述资料整理方案的内容。

  答:1、确定汇总的指标与综合表;2、确定分组方法;3、选择资料汇总的形势;4、确定资料的审查内容与方法;5、进行历史资料口径的调整。

  三、试述相关分析的主要作用。

  答:1、确定现象之间有无关系;2、确定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3、判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四、试述影响人口出生率水平高地的因素。

  答:1、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2、出生率水平的高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科学文化水平的高地及妇女就业程度均有密切的关系。

  五、试述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答:1、能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强化宏观经济调控;2、能提高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资料的使用价值;3、能满足国际对比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

  六、试述社会总产值的作用和局限。

  答:作用:1、社会总产值反映了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总成果;2、社会总产值反映了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3、社会总产值是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

  局限性:受产品中原材料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专业化协作程度高低和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

  七、试述商品流转活动的主要分类。

  答:主要有一下三种:

  1、按买着与卖者不同分类。买者、卖者主要有生产者、商品专卖者和消费者三类,进行商品交换主要表现为一下六种买卖行为:①生产者将商品卖给商业经营者;②生产者将商品卖给生产资料消费者;③生产者将商品卖给生活资料消费者;④商品经营者将商品卖给商品经营者;⑤商品经营者将商品卖给生产资料经营者;⑥商品经营者将商品卖给生活资料消费者。

  以上①④⑤⑥是通过商业部门的商品流转;②③是不通过商业部门的商品流转;

  2、按买卖行为在生活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类。可将商品流转分为:更初商品流转、中间商品流转和更终商品流转。上述①②③属于更初商品流转;④属于中间商品流转;②③⑤⑥属于更终商品流转。

  3、按买着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同分类。可将商品流转分为商品批发流转和商品零售流转。上述①②④⑤属于商品批发流转,③⑤属于商品零售流转。

  以上三中分类中,按买着与卖者的不同分类是更基本的分类。

  八、试述海关进出口统计与对外贸易业务统计的区别。

  答:1、性质和统计范围不同;2、统计渠道和汇总方法不同;3、统计商品目录不同;4、统计时间差别。

  九、试述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1、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2、分析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3、分析积累与消费的关系;4、分析货币供应量;5、分析收入分配去向。

  十、试述宏观经济效益的特点。

  答:1、宏观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全局的经济效益,或者说是从有机联系的整体上来看的经济效益;2、宏观经济效益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效益;3、宏观经济效益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的经济效益;4、宏观经济效益是近期和长远相结合的经济效益。

  十一、试述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

  答: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2、符合深化改革的需要;3、符合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4、符合对国民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和总体平衡的需要。

  十二、试述简单直线回归分析的特点。

  答:1、在回归方程中,两个变量有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分;2、回归方程的主要作用在于由给定的自变量数值推断或估计因变量的可能值;3、在无明显因果关系的两变量间,可以求出两个回归方程;4、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系数为回归系数,它的正负号分别表示正、负相关;但它的数量值并不表明相关的密切程度;5、计算时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确定的值,因变量是随机的。推算出来的因变量的估计值也只是一个可能数值。

  十三、试述抽样估计的特点和方法。

  答:特点:1、它在逻辑上运用归纳推理而不是演绎推理;2、它在方法上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而不是运用确定是数学分析法;3、抽样估计存在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总是和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联系在一起。

  方法:1、点估计2、区间估计。

  名词解释:

  数量指标:是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一般用绝对数表示的指标。

  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强度、密度、效果和工作质量等,一般用平均数和相对数表示的指标。

  统计分组: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平均指标: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平均数形势表示,因此也成为平均数。

  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平均差系数是平均差与总体平均数对比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总体平均数对比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势,它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平均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它是先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计算的总指数,对个体指数平均的形势有算术平均、调和平均和几何平均,而以算术平均更普遍。

  平均指标指数:是报告期和基期总体平均指标的实际水平对比计算的,包含了总体各部分水平和总体结构两个因素变动的综合影响。它全面具体反映了总体平均水平的实际变动状态。

  随机原则:是指从调查对象抽取部分单位,抽取谁不受调查者主观意志影响,调查对象中每个调查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抽中,更后哪个单位被抽中纯是偶然的事情。

  相关系数:是指在直线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

  人口迁移变动:又叫人口机械变动,指人们改变常住地址,从一个地区(城市、乡村或国家)迁出并迁入另一个地区(城市、乡村或国家)所引起的变动。

  劳动力资源动态指标:是用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力资源的期末人数对比的结果,说明劳动力资源规模扩大或缩减的程度。

  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的总和。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

  国民财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历年积累的社会产品的总和,包括有形的物质财产、无形资产及金融资产,它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财产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非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净值和储备资产。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

  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具有劳动性、生产性、有用性、社会性和时期性等特点。

  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商品流转:是指作为商品的物质产品,通过买卖行为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

  社会商品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在零售市场上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它反映了社会商品的需求量。

  直接标价法:指单位外币折成本国货币的方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单位本币折成外币的方法。

  补偿贸易:是指外商提供技术设备,暂时不向对方支付货款,我方以产品返销的方式分期偿还或经批转用其他商品偿还的交易方式。

  财政收入边际倾向:表明每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引起财政收入增加的数额。其计算公式为:财政收入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财政支持弹性系数: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对财政支出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财政支出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经济循环帐户: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T”形帐户和复式记帐法,系统描述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间的内在联系。

  简答题:

  二、动态数列的作用与编制原则是什么?

  答:主要原则:1、指标的时期长短应该相等;2、指标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3、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4、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三、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的区别是什么?

  答: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的区别在于同度量因素将如何固定的问题。拉氏主张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采用基期同度量因素进行编制,而派氏指数恰好相反,主张采用报告期同度量因素编制这两大指数。

  四、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答:1、样本容量(n)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样板容量成反比;2、总体标志变异程度。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成反比;3、抽样方法。在同样的条件下,重置抽样的平均误差要比不重置抽样的大。

  五、劳动力资源统计的内容。

  答:1、统计分析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其地区分布;2、研究分析劳动力资源的各种构成情况;3、分析劳动力资源的变动情况,以及这些变动情况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协调程度;4、分析劳动力资源的发展趋势,为编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提供完整资料;5、研究预测劳动力资源的发展趋势,为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六、什么是固定资产统计分析?

  答:固定资产统计分析有三个方面:1、固定资产现状统计分析。常用的指标是固定资产磨损率和固定资产自有率;2、固定资产变动统计分析。包括固定资产增长速度分析和固定资产平衡变动分析;3、固定资产利用程度分析。是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设置分析指标。具体为单位固定资产的生产成果。

  七、简述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

  答:1、按“工厂法”计算工业总产值;2、工业总产值包括的产量范围,应与工业企业的劳动消耗量相适应;3、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应与产品的物质形态相适应。

  八、简述商品流转的特征。

  答:1、商品流转必须是物质产品的转移;2、商品流转必须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3、商品流转必须的改变所有权的商品转移。

  九、简述商品流转统计分析的内容。

  答:1、反映和分析商品流转计划以及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2、研究商品购、销、调、存等环节的构成情况、比例关系及动态变动情况;3、研究如何处理商品流转与其他方面的多种经济关系的问题;4、反映商品流转的成果和市场变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等等。

  十、简述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

  答:1、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为经常项目、资本(资金)往来项目、误差与遗漏和储备资产增减等四个大项目;2、设置差额栏;3、以美元为计量单位。

  十一、简述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答: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反映出经济发展不同的侧面,速度反映同一经济现象的动态对比,经济效益则是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以稳定的增长速度为前提的。同样,外贸要求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有良好宏观经济效益的更优速度。只有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才能使经济发展速度真实、持久。

  十二、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

  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主要作用是:

  1、为宏观决策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2、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3、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4、用于国际间的经济比较。

分享到:
小自考
相关资讯
更多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