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3
课程代码:27010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旅游活动起源和发展,现代旅游的特点和根本属性等,重点讲述了旅游者、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旅游企业、旅游接待地区居民即所谓东道社会、旅游接待国政府以及由于旅游活动而使上述各方彼此间出现的各种关系和现象,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之影响的学科。
通过学习,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各分支学科奠定专业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分为八章。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 了解旅游各个阶段发展的特点,明确现代旅游发展迅速的原因。
2、 理解旅游的概念、性质、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的概念、特点和构成。
3、 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含义、特点、分类、作用和彼此的关系。
4、 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掌握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门课程是旅游学科的基础课程,是总纲性的课程,学好该门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将会起到很好的基础和铺垫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课程内容从时间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分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旅行和旅游活动的特点,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业的影响,近代旅游业的产生以及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贡献,分析了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移活动与旅行、旅游的差别,三次社会大分工与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关系,奴隶社会时期古罗马帝国和中国商周旅行活动的特点,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与欧洲主要的旅行活动和特点,掌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交通技术的发展与铁路时代的到来对近代旅游业的意义,了解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产生的关系。理解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人类旅行和旅游行为产生的过程,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的具体表现,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对旅游的意义。
2、掌握:古罗马帝国旅行发展的有利条件;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旅游发展的背景;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产生,交通技术的发展与铁路时代。
3、熟练掌握: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在陆路和水路交通方面的成就;封建时期中国和欧洲常见的旅行方式;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一)课程内容旅游活动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构成,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活动的性质,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二)学习要求掌握旅游和旅游活动的概念,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掌握旅游活动类型划分的标准以及具体的旅游活动类型,理解旅游活动的性质和根本属性,掌握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概念;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差异。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的人数标准。以旅游目的为标准进行划分的旅游类型;为什么说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旅游活动地理集中的意义;认识旅游活动季节性的意义。
2、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的优点和不足,消遣旅游和事物性旅游的概念、涉及的种类等,掌握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探险旅游、公务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家庭和个人事物性旅游等的概念和这些旅游类型的特点,掌握大众旅游的两层含义,奖励旅游出现的时间、最早采取奖励旅游的国家、奖励旅游的含义,奖励旅游的作用,社会旅游的含义,掌握旅游季节性的原因和规律性的认识。
3、熟练掌握: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文化性,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
(一)课程内容旅游者的概念界定,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旅游者的分类。
(二)学习要求掌握罗马会议对游客、旅游者和短程游览者的界定,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认定,我国对来华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世界旅游组织、英国、法国、美国等以及我国对国内旅游者的界定。掌握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掌握旅游者的几种分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游客,短程游览者、惯常环境的概念,我国对海外游客的界定,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我国对国内旅游者的界定的不同之处。可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概念,闲暇时间的分类。什么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
2、掌握: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的区别,我国旅游统计中不属于海外游客的几种情况以及不属于国内游客的几种情况。带薪假期制度的形成过程。个性心理类型,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掌握旅游者的分类方法。
3、熟练掌握:收入水平对旅游者的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与旅游动机的关系,旅游动机的类型,认识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应具备的条件对旅游业从业人员有何实际意义?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
(一)课程内容旅游资源的含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二)学习要求深刻理解什么是旅游资源,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和具体的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取决于的因素。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必要性,了解旅游资源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原则,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开发可行性研究,了解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掌握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致使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保护旅游资源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上层设施的含义与内容。
2、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方法,可再生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进入性,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旅游资源保护的途径。
3、熟练掌握: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具体分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所包含的内容,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致使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第五章 旅游业
(一)课程内容旅游业的概念,旅行社,住宿业与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业的产品。
(二)学习要求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构成、性质和基本特点。掌握旅行社的定义、分类、基本业务和在旅游业中的作用。饭店的发展过程、饭店的等级划分与我国饭店的星级评定,饭店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饭店业的发展趋势。旅游交通的含义、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旅游景点的含义、旅游景点的特点、类别。旅游产品的概念、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旅游业、直接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交通、旅游零售商、包假旅游、旅游产品、旅游景点等。几种主要旅行方式的比较。
2、掌握: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的性质,我国旅行社的分类,旅行社的业务、团体旅游与散客旅游的比较,旅行社的发展动向,饭店的等级划分和星级评定的原则,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海上巡游的基本情况,旅游景点的特点和类别,影响景点经营的基本因素,旅游产品的分类、特点和质量标准。
3、熟练掌握:旅游业的基本特点,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作用,饭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饭店连锁集团的优势,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我国旅游景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旅游组织
(一)课程内容国家旅游组织、我国的旅游组织和国际旅游组织。
(二)学习要求掌握政府为什么要对旅游发展进行干预?国家旅游组织的类型和形成差异的原因,掌握我国旅游组织的两大类即旅游行政组织和旅游行业组织的情况,国际旅游组织的情况。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国家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政府介入旅游发展的动机,国家旅游组织设立形式,我国国家旅游局成立的时间,中国旅游协会成立的时间,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成立时间。
2、掌握:政府介入旅游发展的必要性,政府介入和干预旅游业发展的手段,各国国家旅游组织存在差异的原因,国家旅游组织的职能,国际旅游组织的概念与类别。
3、熟练掌握:我国国家旅游局的职能,世界旅游组织的基本情况,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基本情况。
第七章 旅游市场
(一)课程内容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
(二)学习要求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客源市场划分的方法、意义。掌握国际旅游客流的流向、客流分布规律。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市场的分布、特点,我国国内客源市场的分布、特点,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状况、特点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旅游市场的概念、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向,我国入境旅游的客源构成,近年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2、掌握: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状况,近距离的国际旅游何以会占绝大比重?香港作为我国内地旅游业开展海外市场营销工作的重点对象的原因,日本市场和韩国市场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基本原因。推动我国出境旅游需求快速发展的因素,3、熟练掌握:国际旅游客流规律,我国在国际客源竞争中的问题,近期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一)课程内容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的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旅游。第二节内容“旅游促进接待地经济发展的理论根据”不考核。
(二)学习要求掌握旅游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积极方面的影响,也要了解消极方面的影响,掌握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实施原则,明确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国际收支平衡,旅游出口,可持续发展,旅游承载力。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掌握:旅游创汇具备的优点,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的原因,旅游的发展对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对社会文化消极方面的影响的具体表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实施原则。
3、熟练掌握: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旅游对社会文化积极方面的影响,旅游对环境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影响,旅游承载力是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的原因。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归纳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旅游学》,李天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强、涉及的内容多、难度较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度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为20%,“掌握”为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问答题(包括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选择题
如:按照国际上旅游行业中的一般惯例,所谓团体,是指人数至少为( )人的旅行团。
A.14人
B.18人
C.15人
D.20人
二、填空题
如:“观国之光”一语,出现在我国( )书中。
三、名词解释
如:旅游
四、简答题
如:世界旅游组织的形成过程。
五、论述题
如:论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自考365
2018-04-04
自考365
2019-11-01
自考365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