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365-自考学历培训

湖北08年自考自然辩证法考试大纲

2008-03-21  

自考整专业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课程代码:900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自然辩证法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掌握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战略决策的认识,提高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认识,增强识别各种非科学、伪科学的能力,提高抵制各种反科学的自觉性。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想、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内在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学习本课程的考生应当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本课程内容分为四篇,其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其他内容的基础,重点是科学技术与社会,难点是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其中,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以及科学理论的发展等内容,涉及到西方科学哲学的若干理论,它们是本课程难点中的突出部分,应当仔细把握。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目的与要求:从总体上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范围;厘清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技术哲学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与区别;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明确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现代化关系的重要意义。本绪论的重点是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难点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的理论观点,以及恩格斯的《自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的联系及基本观点,明确: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体系和主要内容及学科性质。

  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

  了解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三、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与社会

  国外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研究对象及发展;自然辩证法与STS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一)创立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时所进行的三个方面的工作和第三方面工作的意义及其思想内容。

  (二)发展时期

  列宁对现代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和由此引起的物理学革命的概括和对及其有关的哲学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内容;19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对科学技术进行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及其主要成果。

  二、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

  第一、系统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思想和概念中的系统思想;系统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联系;系统科学、系统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对系统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的意义;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第二、生态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生态学的发展对生态自然观形成的作用

  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所作的概括与总结;19世纪末,科学哲学沿两个方向发展的主要线索。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

  理性主义传统,实证主义传统,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内容。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

  现代科学技术所发生的变革对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提出的新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 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现代化

  一、建国初期

  1950年至1952年自然辩证法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工业化时期

  从50年代开始的介绍苏联自然辩证法研究成果的基本情况;1956年制定自然辩证法发展远景规划的基本情况;1956年自然辩证法与党的科技政策联系的基本情况;1960年起,自然辩证法在全国推广的基本情况。

  三、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筹备与自然辩证法研究活动兴起的基本情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成立及其新任务;自然辩证法在新技术革命挑战下的蓬勃发展;自然辩证法课程成为思想理论必修课。

  考核知识点

  一、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三、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考核要求

  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

  1、识记: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国外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学科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科学与技术研究(S&TS)学科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2、领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重要理论观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基本理论线索及其联系;自然辩证法中贯穿着的基本观点;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与区别;自然辩证法与STS及S&TS的联系与区别。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1、识记:马克思、恩格斯为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所进行的三个方面的理论工作,以及第三个方面工作的重要性。黑森的报告对科学社会学的学科意义;默顿的研究对科学社会学的学科意义;贝尔纳的工作对科学学的学科意义。

  2、领会: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及有关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所提出的极为重要的思想;列宁在20世纪初对自然辩证法所作出的贡献;19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19世纪末发达国家对科学技术进行社会学与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三、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识记:自然辩证法发展远景规划;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成立。

  2、领会:建国初期全国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情况;工业化时期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改革开放时期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目的与要求:结合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理解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的演替;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熟练掌握其基本观点及其重大意义。本章重难点是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自然科学萌芽的最早形式;古代“科学”一词的含义;古代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的联系。

  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古代自然哲学的自然观性质;古代关于万物的本原的思想与性质;古代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思想与性质;古代的“自然”的含义。

  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哥白尼革命及其意义;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基本性质;牛顿力学作为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的六个主要表现。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机械唯物主义自然图景的基本内容;拉普拉斯的严格机械决定论的基本思想及其牛顿力学的基础。

  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性质与局限性。

  第三节 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先驱的德国古典自然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二、16、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考核要求

  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1、识记:自然科学萌芽的最早形式;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对万物的本原所作出的不同回答。

  2、领会:古代自然科学的自然哲学形式;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对万物的本原所作出的不同回答的性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及其性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自然”的概念;。

  3、简单应用: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历史地位。

  二、16、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识记:哥白尼革命;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牛顿的决定性原理。

  2、领会: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基本性质;牛

  顿力学作为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的六个主要表现;机械的自然图景;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

  3、简单应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性质与局限性。

  三、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 领会: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18世纪末至

  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先驱的德国古典自然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2、简单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3、综合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目的与要求:了解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理解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思维方式;理解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理解自然界的演化及其自组织机制;掌握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本章重点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难点是自然界的演化。

  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

  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

  现代自然科学革命概况;相对论及其哲学意义;量子力学及其哲学意义;分子生物学及其哲学意义;系统科学及其哲学意义。

  二、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系统自然观的思想。

  三、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系统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一、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系统的概念及要义;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

  自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无穷嵌套的立体网络结构的自然图景。

  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

  一、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和自然的进化

  “演化”和“进化”;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自然界的进化。

  二、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

  分叉: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突现:突发性、间断性和不可预测性:“内在随机性”:确定性和随机性。

  三、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四、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进化和退化的交替;现代宇宙学对于宇宙未来演化趋势的推断。

  考核知识点

  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思想以及确立的重大意义

  二、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三、自然界的演化

  考核要求

  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思想以及确立的重大意义

  1、识记:19世纪末物理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维纳创立控制论;贝塔朗菲创立系统论;申农创立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 ;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系统思维方式。

  2、领会: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系统自然观的思想;

  3、简单应用: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系统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

  二、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1、识记:系统;自然系统的分类;整体性及其特征;自然系统的层次性。

  2、领会: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特点;自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自然界的演化

  1、识记:“演化”和“进化”;可逆和不可逆;有序和无序;对称和破缺;自组织。

  2、领会: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自然界的进化;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自然系统进化和退化的交替;现代宇宙学对于宇宙未来演化趋势的推断。

  3、简单应用: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

  目的与要求:了解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意义;了解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熟练掌握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本章重点是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难点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第二节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

  一、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的概念;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

  作为人类“生存之学”的生态学;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律。

  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 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一词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生态文明的三个层面。

  考核知识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科学基础

  三、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

  考核要求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科学基础

  1、识记:生态危机;生态理念;生态规律;

  2领会: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三、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1、识记:生态文明。

  2、领会:可持续发展概念。

  3、简单应用:可持续发展战略。

  4综合应用: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目的与要求:理解科学的本质;掌握科学知识的构成以及理解科学的价值。本章重点是科学知识的构成,难点是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涵义及性质

  科学的涵义;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

  二、科学的本质属性

  科学的本质属性。

  三、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

  逻辑经验主义的划界标准;批判理性主义的划界标准;科学历史主义关于科学划界的观点;科学实在论关于科学划界的观点;伪科学与非科学;探讨科学划界问题的意义。

  第二节 科学知识的构成

  一、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及其类型;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二、科学定律

  科学定律及其特征;科学定律的作用。

  三、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及其特点;科学假说的作用。

  四、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及其构成;科学理论的特征;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

  第三节 科学价值

  一、科学价值

  价值与科学价值;科学的内在价值;科学的社会价值;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涵义;弘扬科学精神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科学的本质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三、科学价值

  考核要求

  一、科学的本质

  1、领会:科学的涵义;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科学的本质属性。

  2、简单应用:逻辑经验主义的划界标准;批判理性主义的划界标准;科学历史主义关于科学划界的观点;科学实在论关于科学划界的观点;伪科学与非科学;探讨科学划界问题的意义。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1、识记: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2、领会:科学事实的类型;科学事实的特点;科学定律的特征;科学假说的特点;科学理论的构成;科学理论的特征

  3、简单应用:科学事实的作用;科学定律的作用;

  4、综合应用:科学假说的作用;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

  三、科学价值

  1、识记:科学价值;科学精神

  2、领会:科学的内在价值;科学的社会价值;科学精神的涵义;

  3、简单应用:科学价值中立说;科学负荷价值说;

  4、综合应用:弘扬科学精神的意义。

  第五章 科学认识的形成

  目的与要求:理解科学问题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意义;熟练掌握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形成的方法;理解其方法论问题。本章重点是科学事实的获取,难点是科学假说的形成。

  第一节 科学问题的提出

  一、科学问题的提出

  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

  二、科学问题的选择

  选题的重要意义;选题的基本原则;选题的复杂性。

  三、科学问题的条件和转换

  科学问题的条件;科学问题的转换。

  第二节 科学事实的获取

  一、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的特点和功能;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科学实验的特点和功能;科学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特殊作用。

  二、模拟实验中模型方法的应用

  模拟方法的重要意义;模拟实验中的实物模型;模拟实验中的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模型。

  三、观察实验中重要的认识论问题

  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微观领域中仪器的影响问题;观察实验中的偶然性。

  第三节 科学假说的形成

  一、假说的形成与科学问题的解答

  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

  二、经验定律型假说的形成方法

  经验定律型假说的特点及分类;经验定律型假说是概括的成果;数理统计方法在概括中的应用。

  三、原理定律型假说的形成-溯因方法(猜想、试错)

  原理定律型假说的特点;溯因方法与科学猜想;理论模型的应用。

  考核知识点

  一、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二、科学事实的获取方法及其认识论问题

  三、科学假说的形成

  考核要求

  一、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1、识记:科学问题。

  2、领会:科学问题对于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的意义;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科学问题提出的条件。

  3、简单应用: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

  4、综合应用: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科学问题的转换。

  二、科学事实的获取方法及其认识论问题

  1、识记:科学观察;科学实验;模拟方法;实物模型;思想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模型;机遇。

  2、领会:科学观察的特点和功能;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科学实验的特点和功能;模型的分类;机遇的类型。

  3、简单应用:模拟方法的重要意义;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特殊作用。

  4、综合应用: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微观领域中仪器的影响问题;捕捉机遇的条件。

  三、科学假说的形成

  1、识记: 经验定律;原理定律;经验概括;偶然概括;理论模型。

  2、领会: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经验定律型假说的特点及类型;数理统计方法在概括中的作用;原理定律型假说的特点;原理定律的类型。

  3、简单应用: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经验定律型假说是概括的成果。

  4、综合应用:溯因方法;理论模型的应用。

  第六章 科学理论的创立

  目的与要求:理解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和科学语言;掌握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本章重点是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难点是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

  第一节 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

  第一,准备阶段——问题的提出;第二,酝酿阶段——问题的求解;第三阶段,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第四阶段,验证阶段——问题成果的证明和检验;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第二节 创立理论的语言

  一、科学理论与科学语言

  记录科学事实的语言;表达科学概念的术语;建立科学定律的命题。

  二、科学语言与科学理论的创立

  科学理论语言的三个组成部分;逻辑演算与数学演算;牛顿力学的语言结构及其作用。

  三、科学语言的形式化

  人工语言的构造;人工语言的意义。

  第三节 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

  一、演绎方法

  演绎方法及其特点;演绎方法的作用;理想实验方法及其作用。

  二、非演绎方法

  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类比与联想;思想模型方法的广泛应用。

  第四节 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顿悟——直觉与灵感;创新思维。

  考核知识点

  一、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

  二、创立理论的语言

  三、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

  四、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

  考核要求

  一、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

  1、领会: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2、简单应用:创立新理论的四个阶段。

  二、创立理论的语言

  1、识记:科学抽象;科学术语;科学概念及其特点;科学定律的语言表述;逻辑演算;数学演算;

  2、领会:科学语言对于科学事实的意义;科学理论语言的三个组成部分;牛顿力学的语言结构及其作用;人工语言的构造;人工语言的意义。

  三、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

  1、识记:演绎方法;公理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类比与联想;思想模型方法。

  2、领会:演绎推理及其特点; 归纳、演绎和类比之间的关系;类比方法的优缺点;

  3、简单应用:演绎方法的作用;思想模型的类型。

  4、综合应用:理想实验方法及其作用;思想模型的实质与作用。

  四、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

  1、识记:顿悟;灵感;直觉;

  2、领会:灵感、直觉的区别与联系;

  3、简单应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及其区别与联系;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及其应用;

  4、综合应用:创新思维。

  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

  目的与要求:掌握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掌握科学理论的实践检验并理解其复杂性。本章重点是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难点是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

  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

  相容性评价;自恰性评价;简单性评价

  第二节 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

  对应规则与检验蕴涵;确证;否证;判决性实验;科学理论评价的复杂性

  考核知识点

  一、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

  二、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

  考核要求

  一、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

  1、识记:相容性及相容性评价的概念;自恰性及自恰性评价的概念;简单性及其简单性评价的概念。

  2、领会:科学理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的联系及意义;科学理论的评价、检验和选择的含义;科学理论逻辑评价的三个方面;逻辑简单性的作用。

  3、简单应用:相容性评价的两种情况及其意义;自恰性评价的方法;处在不同阶段的科学理论自恰性评价的结果; 科学理论的逻辑简单性评价的几个方面。

  二、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

  1、识记:对应规则;单称命题;全称命题;检验蕴涵。

  2、领会:实验检验的间接性及三种情况;科学理论的四个语言层次及其关系;

  3、简单应用:确证;否证。

  4、综合应用:判决性实验;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的的复杂性。

  第八章 科学理论的发展

  目的与要求: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的累积式发展观、否证式发展观和社会历史观,掌握其基本思想和观点。本章重点是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难点是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累积式发展观

  一、古典归纳主义的累积发展观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观

  三、理论的应用、调整和修改

  第二节 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

  一、波普的科学理论否证式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和模式;

  二、理论的可否证性

  三、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

  四、科学的成长与进步

  第三节 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一、库恩的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思想和发展模式

  二、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三、常规科学及其危机

  四、科学革命与理论的更替

  考核知识点

  一、科学理论的累积式发展观

  二、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

  三、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考核要求

  一、科学理论的累积式发展观

  1、识记:反常

  2、领会: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特殊规律;古典归纳主义及其代表人物;科学理论发展的经验累积观。

  3、简单应用:惠威尔科学进化的支流——江河模式。

  4、综合应用: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观;理论的应用、调整和修改。

  二、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

  1、识记:可证实性;可否证性;可否证度;特设性修改。

  2、领会:理论的可否证性

  3、简单应用:否证的逻辑基础;

  4、综合应用:波普尔的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科学的成长与进步。

  三、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1、识记:范式;科学共同体;前科学; 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

  2、领会:常规科学及其危机。

  3、简单应用:科学革命与理论更替。

  4、综合应用:库恩的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及其模式。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目的与要求:理解技术的本质和特征;掌握技术的构成和分类;以及技术的体系和结构。本章重点是技术的构成和分类,难点是技术的体系和结构。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一、技术的本质

  古代至18世纪的技术概念;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本质的观点;技术的定义;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本质的观点的意义。

  二、技术的特征

  第二节 技术的构成和分类

  一、技术的构成

  1、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2、不同形态技术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

  二、技术的分类

  1、按照人类实践活动的领域所进行的技术分类,2、自然技术的分类,3、按照物质基本运动形式所进行的分类,4、生产技术分类,5、按生产过程进行的技术分类,6、根据生产要素集中程度分类。

  第三节 技术的体系和结构

  一、技术的体系

  1、技术体系及其特征,2、技术体系的演化与变迁。

  二、技术的结构

  1、技术的结构及其类型,2、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考核知识点

  一、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二、技术的构成和分类

  三、技术的体系和结构

  考核要求

  一、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1、识记:技术的定义。

  2、领会:古代至18世纪的技术概念;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本质的观点。

  3、简单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本质的观点的意义;技术的特征。

  二、技术的构成和分类

  1、领会:按照人类实践活动的领域所进行的技术分类;自然技术的分类;按照物质基本运动形式所进行的分类;生产技术分类;按生产过程进行的技术分类;根据生产要素集中程度分类。

  2、简单应用: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不同形态技术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

  三、技术的体系和结构

  1、识记:技术体系;技术结构;

  2、领会:技术体系的特征;技术体系的演化;

  3、简单应用:近代技术体系的三次更替;技术结构的历史发展模式;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第十章 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

  目的与要求:了解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以及技术的预测和评估;理解技术方案的构思和设计;以及技术方案的试验和实施。本章重点是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难点是技术的预测与评估。

  第一节 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

  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过程和科学、技术、工程的融合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融合的历史进程;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三个环节;工程及其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三个阶段。

  二、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

  三、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

  四、技术方法的特点

  第二节 技术的预测和评估

  一、技术预测

  1、技术预测及其步骤,2、技术预测的基本方法。

  二、技术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1、技术评估的特点,2、技术评估的程序,3、技术评估的常用方法。

  第三节 技术方案的构思和设计

  一、技术方案的构思方法

  二、技术方案的设计及其方法

  1、技术方案设计的分类,2、技术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技术方案的试验和实施

  一、技术试验的特点和类型

  二、实施技术方案的方法与程序

  考核知识点

  一、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

  二、技术的预测和评估

  三、技术方案的构思和设计

  四、技术方案的试验和实施

  考核要求

  一、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

  1、识记: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三个环节;工程;技术方法。

  2、领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融合的历史进程;工程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三个阶段。

  3、简单应用: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技术方法的特点。

  二、技术的预测和评估

  1、识记:技术预测;技术评估。

  2、领会:技术预测的基本步骤;技术评估的特点;技术评估的程序。

  3、简单应用:技术评估的常用方法。

  三、技术方案的构思和设计

  1、识记:技术方案构思;技术设计。

  2、领会:技术方案的构思方法;技术方案设计的分类。

  3、简单应用:技术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

  四、技术方案的试验和实施

  1、识记:技术试验。

  2、领会:技术试验的特点;技术方案的实施方法。

  3、简单应用:技术试验的类型;技术方案实施一般遵循的程序。

  第十一章 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

  目的与要求: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技术价值观和伦理观;了解相关的基本观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观及相关的基本观点。本章重点是技术伦理,难点是技术社会观。

  第一节 技术价值

  一、技术价值的概念及特点

  二、技术价值的主要内容

  三、技术价值的观点评述

  第二节 技术伦理

  一、技术伦理的概念与形成

  二、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三、技术发展的伦理建设

  第三节 技术社会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

  二、技术决定论

  三、社会决定论

  考核知识点

  一、技术价值

  二、技术伦理

  三、技术社会观

  考核要求

  一、技术价值

  1、识记:技术价值。

  2、领会:技术价值的属性;技术价值的特点。

  3、简单应用:技术价值的主要内容。

  4、综合运用:有关技术价值的若干基本观点及评述。

  二、技术伦理

  1、识记:技术伦理。

  2、领会:技术伦理的形成。

  3、简单应用: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4、综合运用:技术发展的伦理建设。

  三、技术社会观

  1、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

  2、简单应用: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

  第十二章 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目的与要求:理解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它们对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本章重点是高技术及其产业化,难点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一、技术创新的过程

  二、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三节 高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概念

  二、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

  三、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

  考核知识点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二、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三、高技术及其产业化

  考核要求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1、识记:创新;技术创新。

  2、领会:技术创新的本质;技术创新的分类;技术创新的特点。

  二、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1、领会:技术创新的过程。

  2、简单应用:技术创新的机制。

  三、高技术及其产业化

  1、识记:高技术;高技术产业。

  2、领会:高技术产业化及其条件; 高技术产业化过程的特点。

  3、简单应用: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

  4、综合运用: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目的与要求: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掌握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本章重点是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额社会规范,难点是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一、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

  社会建制;科学技术体制。

  二、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进程

  三、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技体制改革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一、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和互动

  1、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2、科学技术界的互动。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1、科学技术的社团组织,2、科学技术的学术阵地,3、科学技术的教育机构,4、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研究组织。

  三、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额社会规范

  一、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1、科学的社会规范,2、技术的社会规范。

  考核知识点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三、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额社会规范

  考核要求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1、识记:社会建制;科学技术体制。

  2、领会:科学技术的职业化。

  3、简单应用: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

  4、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进程。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1、领会: 科学共同体与“无形学院”;技术共同体与“创新者网络”。

  2、简单应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3、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科学技术界的互动。

  三、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额社会规范

  1、识记:科学的体制目标;技术的体制目标。

  2、简单应用:科学的社会规范;技术的社会规范。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目的与要求:了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理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熟练掌握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本章重点是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难点是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

  第一节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

  1、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2、“科学-技术-生产”的体系结构。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1、从小科学到大科学,2、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

  三、科学技术业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

  1、高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2、国家创新系统是科学技术的新体制。

  第二节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

  一、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二、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三、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节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

  一、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

  二、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

  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考核知识点

  一、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

  二、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

  三、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

  考核要求

  一、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

  1、识记:小科学;大科学;高技术;国家创新系统。

  2、领会: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科学-技术-生产”的体系结构。

  3、简单应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4、综合运用:科学技术业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

  二、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

  1、识记:科学活动中心;科学兴隆期;带头学科。

  2、领会:汤浅现象。

  3、简单应用: 科学发展的加速度规律;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4、综合运用:科学中心转移规律;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

  综合运用: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目的与要求:理解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掌握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熟练掌握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展望和谋划我国的未来发展之路。本章重点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发展模式的选择,难点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新阶段。

  第一节 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新阶段

  一、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

  1、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及其关系

  2、现代科技革命与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

  二、新的社会思潮

  1、“知识产业”,2、“后工业社会”,3、“第三次浪潮”4、“大趋势”。

  三、走向知识社会

  1、知识经济概念的形成,2、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增长方式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1、科学技术、知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最重要因素

  2、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理论剖析

  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1、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化,2、产业结构的变化,3、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三、全球化问题

  1、一个客观世界的历史进程,2、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发展模式

  1、科学技术与发展,2、发展模式的新变化。

  二、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力

  1、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2、国家竞争力的新变化。

  三、科学技术、知识与创新发展

  1、科学技术、知识与发展,2、知识促发展战略。

  考核知识点

  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新阶段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增长方式

  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发展模式的选择

  考核要求

  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新阶段

  1、识记:“知识产业”:“后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大趋势”;知识经济。

  2、 领会: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及其关系;知识作为经济资源的

  特点。

  3、简单应用:知识作为经济资源的意义。

  4、综合运用:现代高技术产业群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增长方式

  1、识记: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

  2、领会:现代经济增长模型和理论对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认识及意义。

  3、简单应用:全球化进程及认识。

  4、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理论剖析;当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发展模式的选择

  1、识记:国家竞争力。知识促发展战略。

  2、领会:当代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3、简单应用:当代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当代国家竞争力的新变化。

  4、综合运用: 科学技术、知识与创新发展。

  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和中国现代化

  目的与要求:理解世界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关键;理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方向和中国的现实条件,把握中国发展的道路和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熟练掌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本章重点是科学技术进步和中国现代化建设,难点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中国发展道路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中国发展的新道路

  第三节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一、科技发展战略

  二、国家创新体系

  第四节 科学技术进步和中国现代化建设

  一、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产业结构,加快信息化进程

  二、开展生命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国家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

  考核知识点

  一、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中国发展道路

  三、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四、科学技术进步和中国现代化建设

  考核要求

  一、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1、识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中国现代化蓝图。

  2、领会: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3、简单应用: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中国发展道路

  1、领会:新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成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2、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中国发展的新道路。

  三、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综合应用: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四、科学技术进步和中国现代化建设

  1、简单应用: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产业结构,加快信息化进程;开展生命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国家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

  2、综合运用:科学技术进步和中国现代化建设。

  第三部分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本专业自学考试计划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制定的。目的在于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的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自学考试大纲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本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本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和发挥。

  本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是一致的。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面都有;教材里面有的内容,本大纲里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指定教材:《自然辩证法原理》(1997年版),栾玉广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暂定)

  推荐教材: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组编,黄顺基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参考读物:1、龚育之著,《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邱仁宗编著,《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现代科学哲学概述》,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

  本大纲在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以及在各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中所提出的那些要求,都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是依据本专业考试计划和本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它们还明确了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这些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这些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对这些基本内容应达到的掌握程度以及本课程的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要求中,对各部分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其表达用语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5学分。

  根据应考者成人在职业余自学的情况,我们建议应考者注意以下学习方法。

  1、和所有文科课程一样,应注意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有条理地把握全书的内容。就本课程而言,全书分为四篇,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四个部分,但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在绪论中有交代,应考者应当注意。

  2、应当把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区别开来。本课程具有文理交叉性质,教材中涉及很多自然科学的概念和知识。应考者能掌握它们当然更好,但对于大多数应考者来说,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应考者应当注意的是,它们都是为说明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而不得不应用的,但它们本身并不是本课程的考核内容。

  3、本课程的第二篇概括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应考者如能结合此篇学习参考读物2或其他类似书目,则可降低难度或理解更透彻。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引导自学者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不要偏离自学考试的方向,搞猜题押题,不要把“助学”变成“助考”。

  2、要正确处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要适当联系实际,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社会助学者应当注意,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是在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适当提高应用能力,切不可主次不分。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而考试内容则是全面的,分布到各章。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对教材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把重点辅导与兼顾一般相结合。切忌孤立地抓重点难点。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大纲在规定各章自学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它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是给出考核知识的广度,即应掌握的课程知识内容的最低限度。考核要求是给出需掌握的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则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同样,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的内容都是考核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教材内容过多,本大纲暂不把属于技术方法论的第十、第十二章列入考核内容。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四个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规定,它们具有递进的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要求如下:

  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中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等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稍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其以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本课程考试的命题,应以此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标准,不要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也不要提高或降低考核标准。命题应着重考核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考试内容要覆盖到章,并适当考虑课程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2、试题要合理安排题目的能力层次结构。每份试卷中各种能力层次的题目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度结构。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命题者要注意并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结构,应考者也应切记不要混淆这两种不同结构的概念。

  4、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5、本课程考试一般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附录 题型举例

  一、 单项选择题

  1、混沌理论表明,即使不受外界影响,初始条件完全确定的非线性系统,也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行为,这类情况( )

  A 是特例,而不是普遍现象

  B 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现象

  C 既不是特例,也不是普遍现象

  D 既是特例,也是普遍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在于( )

  A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D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E 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三、名词解释

  1、 科学假说

  四、填空题

  1、对于一个自然系统来说,结构是功能的______,功能是结构的________。

  五、简答题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于以往各种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谈谈你对我国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如何选择新的发展道路的看法。

  湖北自考在线

编辑推荐
分享到:
更多相关资讯
更多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