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30
4月下旬,本市举行了第50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4岁的刘翔走进考场,开始了金融管理本科专业的攻读之路。不过,他的身份有点特殊,是沪上某研究所的在读硕士。
和刘翔有着同样举动的不止一人。记者从市自考办获悉,近年来,高学历的考生频频出现在自学考试考场,自学考试成为上海人终身学习的平台。
为将来而学
刘翔是理工科的研究生,他自学考试后攻读的是金融管理自考专业,和他的研究方向并不“搭界”。“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兴趣,想通过自学考试,督促自己学点这方面的知识。”刘翔说,“现在学了没有用,未必以后用不到。”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唐宏兴更有意思。他和妈妈如今是“同学”,母子俩都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妈妈读的是中医专业,儿子读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其实,我是受到妈妈的感染才报的名。”小唐说,妈妈很有学习毅力,到现在为止已经考出了9门课,自己只是刚刚开始。
“参加自学考试,我并不是冲着文凭去的,只是想多学点知识。”小唐说,“将来我不可能一辈子搞技术,总要积累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
生源有变化
市自考办主任徐来勇告诉记者,自1982年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以来,上海已进行了50次考试。至2006年末,全市已有近13.7万考生通过本、专科考试,取得学历。25年来,考生的来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982年,我国最初开设自学考试,是因为“文革”期间高考中断,高考恢复后招生计划有限,许多在岗人员苦于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考试恰好可以为他们搭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为他们提供一个“补文凭”的机会。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除了在职职工外,高考落榜生又加入自学考生的队伍。本世纪初,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在校大学生和高学历白领,开始参与自考,并从刚开始的“凤毛麟角”,变成如今的数以万计。
学习无终点
在物流业工作的郑小姐毕业于本市一所名牌大学。从念大学开始,她就开始参加自考,最先读的国际贸易专业,去年又开始读物流管理专业,最近她又将社会心理学专业列入最新的攻读计划。
“参加自学考试,会让我的专业基础更扎实,尤其是踏上社会以后,专业知识需要不断更新。”郑小姐说,她现在考的物流管理专业,完成学业后,还能取得一张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中级)证书,为职场竞争增加砝码。而考社会心理学,郑小姐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在现代社会,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我想更多地了解他人的心理。”
高教自学考试因为学习方式灵活成为越来越多上海人的“加油站”。根据市自考办对2006年自考考生的统计,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了所有考生的近三成。他们的考试目的,也不再是为了拿个文凭。“学习不该有终点。社会在不断进步,如果你不学习,迟早有一天会被淘汰。”郑小姐说。
新民晚报
相关文章:
自考365
2018-04-04
自考365
2019-11-01
自考365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