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365-自考学历培训

不待扬鞭自奋蹄—洪山区委组织副部长畅谈自考

2006-06-02 10:35    中共洪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

    自考尤如一条充满希望,同时又遍布荆棘的崎岖之路。回首这段经历,我感觉收获最多的,不是一纸文凭,而是自考带给我无尽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

    一、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求学之前,我的经历和许多同龄人相似,没有机会直接走进大学的殿堂。我16岁参军入伍,先后当过战士、文书、军械员、无线电台长、师司令部参谋、连队指导员、党支部书记。26岁时,从部队转业到洪山区司法局担任司法所副所长、公证员。这个期间,由于条件限制,一直没有机会圆我的大学梦。

    转业后,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必须掌握好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时,“自考”给了我学习深造的机会。由于工作繁忙,我不可能脱产学习,而“自考”灵活的学习考试方式,正好适合业余学习。于是,我报考法律专业的自考课程。和所有选择“自考”这条路走下去的人一样,我们面对的种种困难,往往是旁人难以想象的。一开始,摆在我面前的是三道难关。一是时间关。自考是“开放的校园”,但“开放”不是放开,要想通过考试,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才能达到考试要求。白天忙于工作,晚上挤时间看书,常常“开夜车”到凌晨,眼皮子上下打架,笔记杂乱无章,学习效率不高。没有专门的时间用来学习,只能抢抓零碎的时间看书。二是体能关。那个时候,学习的条件还很艰苦,夏天酷热难忍,冬天寒风刺骨。为了不影响妻子和女儿的休息,我夜晚常常一个人在客厅里看书,每看完一段时,便觉得头晕目眩,有时兴奋了睡不着觉,靠吃两片安眠药才能入睡。长期熬夜还造成神经衰弱,影响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要克服这些困难,唯有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凭毅力坚持到底。三是基础关。虽然在报考自考课程之前,我学的是法律中专,但由于学习时间短,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我的基础不算好。特别是没有学过的专业课程,直接从较高的起点开始学习,仍然觉得有些吃力。于是,我一方面找来相关书籍资料,恶补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认真琢磨学习方法,不断总结经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我逐渐找到了攻克难关的秘诀,就是在学习中坚持“三勤、三化”。一是勤动笔,把散乱的知识系统化。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自考过程中,我坚持勤记笔记,即使是自己很熟悉的政治类公共课,我仍然分门别类认真梳理,通过笔记把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做到系统化。几年下来,笔记本堆了厚厚一摞。二是勤练习,把拿不定的习题熟练化。除了温习课本,还注重通过各种方式消化相关内容,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做大量的练习题,比如《大学语文》,每课练习我都先做一遍,然后才对照书本,找出差错补漏拾遗。三是勤思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法律科目中有很多考案例分析的活题,我始终抓住核心,不被其他题素所影响,牢牢把握答题方向,做到既简明又完整。又如,哲学类科目,我用图表的方式化抽象为形象,联系实际融会贯通,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正是这些方法,使我在自考中如鱼得水,各门科目都是一次过关。

    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过5年半的自学,至2002年7月,我顺利取得了湖北省自考委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颁发的大专和本科法律专业毕业文凭。学习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让我终身受益。回想起来,我觉得在学习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更新了求学治学的观念。“虚心求学、严谨治学”,是我在自考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学习观念。在学习之初,由于受到社会上“文凭热”的不良风气影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为“拿文凭而学习,为过考试而读书”的想法,眼光盯在分数上,学习停留在表面上。但是适得其反,自考的特点就是“厚积薄发”,而那些临阵磨枪、临时抢记的“小聪明”在这里作用不大。自考为我们敞开了大门,只有脚踏实地地钻进去学,才是成功的根本。在更新了学习观念后,我时常对自己说:这样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要好好把握。于是“虚心、严谨”逐渐成了一种习惯。二是坚定了克难攻坚的信念。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我越挫越勇,每攻克一道难关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我30岁时报考大专,38岁时攻读本科。从学习的年龄来看,我没有任何优势,只是让我觉得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正是那种不畏艰难的“自考精神”鼓舞着我,使我一步步迈向成功。自考的成功更坚定了我克难攻坚的信念,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三是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知识经济年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永远快于个人学习的速度。时间尤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考虽然是一种学历教育,但它注重的是个人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多年的自学生涯中,我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考毕业后,我依然坚持购买法律和其他专业书籍业余学习,平时阅读报刊时,遇到精彩的内容,也会在笔记本上摘录下来,反复学习。

    人们常把自考比喻为“根苦果甜”。的确如此,我在工作方面取得的一点成绩,与自考经历也是分不开的,正所谓“天道酬勤”。伴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我在工作中处理各项事务的能力也逐步增强。几年来,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得到了领导、同事和相关部门的认同和鼓励。1991年以后,我相继在区委政法委、区委办公室工作,2003年4月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2004年1月被政协洪山区委第六届三次会议选为常委,最近被区委任命兼任区委老干局局长,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工作要求也更高了。在不同的岗位上,我始终坚持虚心学习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发扬民主团结的工作作风,做到班子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困难同上。特别是最近几年,工作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首先是我协助区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负责同志,积极抓好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使我区集中性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完成;其次是洪山乡创建模范基层党组织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第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稳步推进;第四是抓“三级联创”等活动有明显进展,开展“三大行动”推进了城市社区党建、企业党建,超额完成了市级目标;第五是抓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加强了全区党员队伍建设。我个人从1998年起到2003年,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2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目标管理优秀责任人”;2003年7月被区委、区政府授予“883社区建设先进个人”;2004年度、2005年度连续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目标管理先进个人。

    三、风景这边独好

    回首自考之路,酸甜苦辣尽在其中,相信所有的自考人都有同样的感受。虽然历尽艰辛,我依然对自考心存感激。其实,仔细对比一下,自考这种学习形式具有很多优点,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自考工作部门的努力下,开考的专业越来越细,参加考试的机会越来越多,自考生地位逐步提高,学历歧视逐渐消除,自考的优点越发显现出来:

    一是学习的灵活性好。高教自考没有学制限制,没有招生计划的限制,没有报考年龄的限制,学习方式自由、灵活,大家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能把零散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二是文凭的含金量高。自考的教、学、考相对分离,命题与辅导、办学与考试等关键环节相互分离,不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保证了学习考试质量。正是多年来坚持一定的难度,铸就了自考的“金字招牌”。美、英、澳、加等多个发达国家的高校都承认中国自考生的成绩。近几年,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中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特别强调自考生优先录用,在一些大企业,职工中有的自考生比全日制高校本科生成长得更快。

    三是取得的收获大。自考教育具有推动学生独立学习的机制,它使学生养成善于自学的习惯,毕业之后的长期影响远远超过了知识学习本身。许多人练就了心无旁骛、雷打不动的高度集中力,在实际工作中,大幅提高了个人及工作集体的执行力。武汉大学原校长陶德麟教授评价自考:“(高等教育)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要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从这一点上来讲,自学考试还优越于全日制的本科。”

    所以说,如果青春年华可以重来一次,我还会选择自考,让它为逝去的时光打上亮色;如果还给我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我将再次加入自考的行列,继续延续求学治学的梦想。

分享到:
相关资讯
更多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