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4 14:47 大河报
内容提要:面对这种畸形的急功近利,人们需要摆脱“苦学崇拜”陈旧观念,做一些“竞争性冷却”,借鉴、吸取芬兰的“非竞争性教育”。 |
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我们的教育只是为了培养“考生”,在考试中得到认可,而不是培养“学生”,不是在升华他们人格的同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教育类似“笨重的苦力劳动”,不惜用脚夫一样的重担进行重压,而不是机智、灵活、弹性的“轻巧的脑力劳动”,更不是为了兴趣和自觉而进行的学习。
“苦学”当然没有错,可为了苦学,难道就该让孩子用牺牲快乐和丧失人格发展去交换吗?因此,面对这种畸形的急功近利,人们需要摆脱“苦学崇拜”陈旧观念,做一些“竞争性冷却”,借鉴、吸取芬兰的“非竞争性教育”。
请看这则资料:芬兰每年上学190天,8月中旬开学,次年5月底结束。任何假期都不给学生留作业,结束义务教育不进行全国考试。学校不会给学生打分,不会让他们留级,不会给学生排名次,不会硬性规定他们完成功课,而只是分别跟踪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芬兰不赞成排名次教育模式,他们说:“竞争性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的整体水平。我们这里的‘差生’成绩也十分优秀。与其他国家相比,芬兰优等生和差生的差距并不大。如果我们过分强调竞争,差生将落在后面,并且,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
不要认为芬兰的教育会一塌糊涂,芬兰总统哈洛宁多次说过:“我们认为,具备世界最强竞争力的秘诀,是教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教育质量调查结果显示,芬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中学教育,芬兰学生的数学和阅读名列第一等等。
可见,不搞“苦学崇拜”,将孩子们从功名利禄中解脱出来,也是成功的教育方法。中西虽然有别,但借鉴这种“无竞争性”和“轻松快乐性”,对于我们的教育很有必要。□
自考365
2018-04-04
自考365
2019-01-01
自考365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