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7 09:03 北京考试报
内容提要:4月9日,9位京煤集团自考人回到了“娘家”,与市自考办和本报记者编辑共叙20多年剪不断的自考情。 |
杨新燕--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1982年参加自考
今天的人们可能无法理解,一科课程及格的消息会让我激动得从窗台上跳下来,可在20年前,我的同事没人觉得奇怪。
1982年,我从同事那里知道了自考。当时学自考很难,门头沟离城里又远,有的课程连教材都没有,我们只能找考过的同学借。
我自考的第一门课程是哲学,在那之前,我从没学过哲学,我当时从事的是统计工作,对数字感兴趣,哲学对我抽象而陌生。尽管考前我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但考完时,心里还是一点底儿都没有。记得成绩公布时,当同学来告诉我,这门课我考了66分时,我正站在窗台上擦玻璃。听到这个好消息,二十好几的人居然激动地从窗台上蹦了下来。
这门课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我,学习中的乐趣更吸引了我。83年矿务局党校首次招生,尽管只能得到中专学历,但大家都争先恐后报名考试,我入学后边学习中专课程边继续参加自学考试。当时我们有三个女生还没成家,都住在学校宿舍里,考试是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在宿舍里,三个人各自面对一面墙壁温习功课的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每天早上,我们都会捧起书本在学校后边的小树林里和田埂上学习,直到今天,我还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我自考里成绩最高的一门课程形式逻辑得了100分。我一直保留着那张成绩单。这些年每回忆起当年的学习,总有种很留恋的感觉。因为那时的知识学得最扎实,那时养成的学习习惯一直影响了我20年。
自考365
2018-04-04
自考365
2019-01-01
自考365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