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听
登录/注册体验更全面的学习服务
银行会计学基础学习班--柳豆豆
您可以免费试用讲义功能,购买课程后,可对讲义进行下载、打印。
第一节 我国银行体系发展演变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银行体系发展演变历程
  从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体系发展与演变基本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应试提示:注意三个阶段中央银行职能的演变。
  
  第二阶段:金融资产由单一的存款、现金发展到商业票据、大额定期存单、国库券、企业债券和股票等。
  第三阶段:银行体系深化改革时期(1993年~现在)
  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开始分离:
  (1)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
  (2)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4)中国人民银行:彻底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5)金融市场:发展十分迅速,l996年建立了全国银行同业拆借网络和统一的外汇市场,商业票据市场也有进一步发展,股票债券市场发展加速,期货市场得以整合。
  (6)在金融监管方面:逐步颁布了许多金融法规,如《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及《票据法》等;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分别成立,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规范化发展的金融监管体系。

  二、我国银行体系现状(重点、识记)
  经过近二十年的深化改革和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以政策性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和外资(合资)银行为补充的银行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企业实施监督管理,并且不以盈利为目标。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导下,直接对社会办理各种金融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我国现行银行体系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我国现行银行体系构成图
  【例题·单选题】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是( )。
  A.中央银行
  B.国有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中国银监会
  【例题·单选题】( )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A.中国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它通过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闲散货币资金,来满足生产流通及生活等多方面的资金需求,是联结国民经济的“纽带”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一) 商业银行的性质(重点)
  1.含义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特殊金融企业。
  2.特征(重点)
  商业银行具有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即以盈利为目标,必须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3.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非金融机构的区别
  (1)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的区别
  商业银行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资金,因此,它与一般的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的工商企业比较有显著的区别,其主要表现是:
  商业银行不从事普通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而是经营资金和开展信贷活动。它以筹集资金、融通资金和创造货币的特殊功能。现代商业银行成为了资金活动枢纽,充分发挥着国家宏观调控资金的经济杠杆作用。
  (2)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较,如投资银行、信托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也存在一定差异。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股票、债券等业务,其资金运用则主要以从事非贷款的某一项专门金融业务为主,其经营范围相对狭窄,业务方式相对简单。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为主,并可以从事中间业务和其他服务性业务,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的业务更广泛,功能更全面。20世纪后期,随着西方国家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业务不断交叉,竞争日趋激烈。但商业银行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仍然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 商业银行的职能(重点、识记)
  
  【应试提示】掌握五项职能的名称、各职能的含义。领会各项职能的体现和发挥(可作为简答题)。
  商业银行的职能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主要有以下五个基本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是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与借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融通的,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收入,形成银行利润
  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职能实现资金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其特点是不改变货币资金的所有权,而是改变其使用权,这是货币资金两权分离的特殊运动形式,对客观经济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信用中介职能的发挥,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散资金,转化为用于生产流通的职能资本,在不改变社会资金总量的条件下,通过资本投入量,扩大再生产规模,实现资金增值;
  (2)信用中介职能的发挥,把用于消费的货币资金转化为能带来价值增值的货币资本,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快速增长;
  (3)信用中介职能还具有把短期货币资金转化为长期货币资金的功能;
  (4)在利润目标的支配下,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把货币资金由效益低的部门或产业,引向效益高的部门或产业,实现对经济结构、业务结构的调整。
  2.支付中介职能。
  含义:支付中介职能即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的基础上,通过向客户提供支付工具,实现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从而清算客户间的债权债务,同时也为客户兑付现款。这使商业银行成为工商企业单位、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和支付代理人。在此基础上,逐步又发展了代客保管贵金属、珠宝、有价证券及其他代理收费业务等。
  作用:商业银行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极大地减少了交易中现金的使用量,节约了社会流通成本和费用,加快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的周转,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通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电子化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潮流,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汇兑、电子联行等支付手段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拓展了商业银行支付中介职能,也更加显示出这一职能的重要性。
  
  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
  商业银行把自己的负债作为货币来流通,具有了信用创造职能。
  作用: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对其自身来讲,其重要意义在于只有多吸收存款,扩大资金来源,才可能多发放贷款,多增加盈利,实现其经营目标。从客观上看,国家通过调节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机制,控制其信用创造职能的发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4.金融服务职能。
  银行间的业务竞争日益剧烈。银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理财服务、融资服务以及发放工资等业务,为消费者个人提供转账、信贷、信托及经纪人业务等。
  5.调节经济职能。
  调节经济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可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凸显了职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领会)
  (一)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现代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运转中资金活动的总枢纽,是联结国民经济各环节、各部门的纽带,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中枢神经
  1.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资金活动的总枢纽。
  (1)国民经济不断循环周转,在这个过程中,资金通过商业银行这个中心,存取借贷、收付划转,周而复始地运动着。
  (2)银行通过贷款发放和收回,进行信用的扩张和收缩,控制和调节着资金运动总量和轨迹。
  (3)银行通过信贷结算业务,为企业提供资金,使其具备生产经营条件;企业获得经营成果,实现利润,归还银行贷款。
  所以,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资金运动,调节着生产和流通。
  2.商业银行是联结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的纽带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联系和衔接,进而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有机的统一体中,无论哪个环节,哪个部门、企业出现不协调状况,都可以从银行资金、信用活动中得到反映。商业银行利用这一有利地位,在业务活动中,为企业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以减少企业投资的盲目性,降低经营风险,由此承担起纽带的作用。
  3.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
  国民经济的资金运动是以银行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环流,使商业银行具有资金神经中枢的地位。商业银行能灵敏地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做出反映,并运用信贷、利率等杠杆,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调控。所以,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调控体系中具有神经中枢的地位,这也是其他部门、单位无法比拟的。
  (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筹集和分配资金,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2.调节货币供应,稳定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正常和市场物价稳定是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经济稳步发展、居民生活安定的重要条件。商业银行作为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企业,通过办理货币资金的存取、贷放等业务活动,不断地投放和回笼货币资金,以调节货币流通量。尤其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或者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态势下,商业银行运用其信贷杠杆,发挥其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特殊功能,使市场货币供应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相一致,最终实现货币流通正常,国民经济保持健康、稳步运行的目的。
  3.对客户的经营活动进行间接管理和制约,促进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反馈经济状况,提供经济信息。
  【例题·单选题】(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A.信用中介职能
  B.支付中介职能
  C.信用创造职能
  D.调节经济职能
  【例题·单选题】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的基础上,通过向客户提供支付工具,实现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从而清算客户间的债权债务,同时也为客户兑付现款。这是商业银行的( )职能。
  A.信用中介职能
  B.支付中介职能
  C.信用创造职能
  D.调节经济职能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职能的是( )。
  A.信用中介职能
  B.支付中介职能
  C.创造货币职能
  D.调节经济职能
  E.金融服务职能
  【例题·多选题】商业银行的作用有( )。
  A.筹集和分配资金,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B.调节货币供应,稳定货币流通
  C.对客户的经营活动进行间接管理和制约,促进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D.制定货币政策
  E.反馈经济状况,提供经济信息

购买课程后,所有章节讲座可不限次数、不限时间播放学习。直至考后一周关闭!(模拟试卷于考试结束当天关闭)。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章 总 论(一)
第一章 总 论(二)
第二章 基本核算方法
第二章 基本核算方法(一)
第二章 基本核算方法(二)
第二章 基本核算方法(三)
第三章 存款业务核算
第三章 存款业务核算(一)
第三章 存款业务核算(二)
第三章 存款业务核算(三)
第三章 存款业务核算(四)
第四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第四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一)
第四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二)
第四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三)
第四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四)
第四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五)
第五章 电子联行业务核算
第五章 电子联行业务核算(一)
第五章 电子联行业务核算(二)
第六章 金融企业往来核算
第六章 金融企业往来核算(一)
第六章 金融企业往来核算(二)
第七章 支付结算业务核算
第七章 支付结算业务核算(一)
第七章 支付结算业务核算(二)
第七章 支付结算业务核算(三)
第八章 外汇业务核算
第八章 外汇业务核算(一)
第八章 外汇业务核算(二)
第八章 外汇业务核算(三)
第九章 债券与投资业务核算
第九章 债券与投资业务核算(一)
第九章 债券与投资业务核算(二)
第九章 债券与投资业务核算(三)
第十章 损益与所有者权益核算
第十章 损益与所有者权益核算
第十一章 年度决算与财务报表
第十一章 年度决算与财务报表(一)
第十一章 年度决算与财务报表(二)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会计实务模拟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会计实务模拟(一)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会计实务模拟(二)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会计实务模拟(三)
购买课程后可享受对所有课程记录笔记的功能 。
登录/注册后可对试听课程进行记笔记操作,笔记内容可查看和再编辑 。

学员购买课程后方可进行提问!

专职老师全天候在线答疑,学员提交到答疑板上的问题最快将在8小时内即可得到准确答复,高效答疑!

学员问答
观看该课程的人还喜欢
暂无推荐视频
下载“自考365”APP,体验更多服务
立即体验完整课程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