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了解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选择)及其反侵略失败的原因(简单运用)
(1)反侵略斗争历程:
来自人民群众自发的斗争和抵抗: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1841年5月的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识记1)
台湾人民在黑旗军刘永福领导下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识记2)
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来自清政府内爱国官兵的抵抗:
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一次鸦片战争中战死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虎门战死)、江南提督陈化成(吴淞献身)。二次鸦片战争中捐躯的史荣椿等(大沽口战死)。甲午战争中的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威海捐躯),铁甲舰管带邓世昌(黄海海战殉国)、林永升(黄海海战)、刘步蟾(威海战斗)。(识记3)
(2)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简答)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①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联系前面已讲述的清王朝衰落腐败的表现。鸦片战争后,它又经常与侵略者相勾结,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爱国官兵的抵抗常常因此导致失利和失败。(如“不败而败”的中法战争。如后期对义和团的镇压等等)。
②经济技术落后,重要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则是落后局面未变,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到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2.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西方列强的瓜分中国狂潮
了解各国在中国的控制地域或说势力范围:英国:长江流域、香港、西藏等;法国:云南、广西、广东;俄国:东北、新疆等,俄国是最大的占便宜者(分四个条约占我国155万平方公里领土);德国:山东;日本:福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3.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领会)(选择)
(1)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中国人的脊梁)。
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反侵略斗争。
(2)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列强矛盾存在,不得不协商暂缓瓜分,改为保全清政府,“以华制华”。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综合运用)(选择)
此前一般士大夫和中国人的观念:中国是天朝上国。没有危机意识。进入近代后开始正视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识记4)
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
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